跳到主要內容
:::

教育百科logo

::: 民俗醫療 - 教育百科
國家教育研究院辭書
基本資料
英文: Folk Medicine
作者: 劉仲冬
日期: 2000年12月
出處: 教育大辭書
辭書內容
名詞解釋:
  民俗醫療乃一相對概念,通常是指任何社會中,在其正統或主流醫療之外,民間用以提供他們有效健康照顧之觀念、態度、信仰、價值,以及理論與方法等所建構之醫療保健系統。
  學者亦有將醫療體系概分為民俗醫療與現代(生物)醫療(modern medicine);將十九世紀以還,發展而出之以細菌理論(germ theory)為中心之科學醫療(scientific medicine),稱現代醫療,凡此之外,皆視之為民俗醫療。
  民俗醫療之有別於現代醫療,不但其本身主要是經驗的而非實驗的產物;且民俗醫療之知識既缺少統整,理論亦分歧而多所出入。由於民俗醫療是經驗的(empirical),隨經驗之結果而代謝,有效者保留,無效者淘汰,故存在於各社會之民俗醫療,亦多有其價值與貢獻。
  民俗醫療之種類繁多,以我國而言,除民間自療或攝生所採用輾轉相傳之所謂老祖母的「單方」之外,其他走方郎中、祝由科、青草店、膏藥店、神醫之信仰治療(faith therapy)、巫醫之巫術治療、扶乩、收驚、整骨等,皆屬此一範疇。倘從廣義言之,西方傳入之現代科學醫療既屬於我國當前醫療之主流,我國傳統之中醫與針灸等,亦未嘗不可相對的謂為我國之民族醫療(ethnomedicine)或民俗醫療。
資料來源: 國家教育研究院_民俗醫療
授權資訊: 資料採「 創用CC-姓名標示- 禁止改作 臺灣3.0版授權條款」釋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