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

教育百科logo

::: 同僚視導 - 教育百科
國家教育研究院辭書
基本資料
英文: Collegial Supervision
作者: 張明輝
日期: 2000年12月
出處: 教育大辭書
辭書內容
名詞解釋:
  同僚視導係教學視導模式之一,是指視導人員與被視導之教師,在教學視導過程中基於平等地位密切合作,共同改進教學方法以提升教學效果。換言之,同僚視導乃教師們相互合作,彼此觀察及評估教學策略與活動之過程。因此同僚視導至少涵蓋了視導人員與被視導者相互合作改進教學,及教師們自組小組協力改進教學之過程等二種意義。
  其次,同僚視導之基本論點,認定教師為教學專業人員,教師本人即為自己教學過程中最適當的視導人員,而經由同僚視導之過程,將可促進教師之專業成長。
  至於同僚視導之基本原則,則包括下列各項:(1)視導過程中,應發展教師同僚間彼此信賴關係;(2)應使被視導者感受到同僚的信任,而避免有被監督的感覺;(3)同僚視導過程係經由教學專家或資深教師的協助完成;(4)視導人員於採行同僚視導模式時,應多運用鼓勵、讚美及接納的態度對待被視導者;(5)參與同僚視導的人員,應經過適當的訓練,使其具備參與教學視導計畫之擬定及執行的能力;(6)實施彈性課表制(flexible scheduling),增加參與同僚視導之教師們支配教學時間的自主性,以利同僚視導的實施。
  同僚視導之優點,除可延伸正式視導的效果、增進教師之責任感及自我輔導能力外,尚可減低教師間及教師與行政人員間因意見不同所引發之磨擦或衝突。各校對於新進教師之教學指導可採行此一模式,唯參與同僚視導的教師應具有教學經驗,否則將因經驗不足致形成浪費時間之現象。此外,應避免強調教學過程之評鑑,否則亦將造成教師們對於同僚視導究屬共同改進教學抑或評鑑教師教學技巧之困惑。
  再次,同僚視導僅能作為正式教學視導的輔助或延伸,並無法全然取代傳統的教學視導。而在採行此教學視導模式時,應重視培養教師間相互支持的氣氛,同時亦應重視教師之在職進修及專業訓練,才能發揮同僚視導的效果。
資料來源: 國家教育研究院_同僚視導
授權資訊: 資料採「 創用CC-姓名標示- 禁止改作 臺灣3.0版授權條款」釋出
會員投稿&教育Wiki
教育Wiki
時間
版本內容
投稿者
2014年
教育Wiki

會員投稿
我要投稿連結圖示
您查詢的詞條還尚未有會員貢獻內容,若您有注音、釋義或圖片,歡迎透過會員上傳分享給教育百科, 我們將審查上架您貢獻的詞條,供其他使用者參閱。
回到頁面頂端圖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