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

教育百科logo

::: 兩極概念 - 教育百科
國家教育研究院辭書
基本資料
英文: Polare Begriffe
作者: 楊深坑
日期: 2000年12月
出處: 教育大辭書
辭書內容
名詞解釋:
  兩極概念是指一組成對出現而又意義相對的概念,例如陰與陽、柔與剛、南與北、表象與實存等,都屬兩極概念。實用主義者帕爾斯(C.S. Peirce)和日常語言學派都曾運用兩極概念理論來進行論證,依其說法,一組兩極概念只有在兩個概念同時並用時,才有意義。例如「世界一切都是表象」這句話是沒有意義的,因為表象要和相對的概念並用才有意義。不過這種論證也引起一些批評,批評者認為一組兩極概念的意義誠然互相取決於對立的概念,但這也並不表示用其中之一個概念時,一定要用另一個概念才能顯示出一個語句的意義,因為另一個概念的意義是隱含的,並不一定實際把他標示出來。
  兩極概念有強弱之分,強的兩極概念是指一個概念必然預設其相對的概念,例如「南」必然對應著「北」。弱的兩極概念是指兩相對立的概念之間的互相依存並沒有必然性,例如「真誠」並不一定對應「虛假」。惟哲學上尚未找到可以分辨強弱兩類兩極概念的適當方法。
資料來源: 國家教育研究院_兩極概念
授權資訊: 資料採「 創用CC-姓名標示- 禁止改作 臺灣3.0版授權條款」釋出
回到頁面頂端圖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