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

教育百科logo

::: 出水 - 教育百科
ˇ
  • 漢語拼音 chū shuǐ
教育部重編國語辭典修訂本
《重編國語辭典修訂本》為歷史語言辭典,主要記錄語言使用歷程,適用對象為語文研究者。若您是為小學、國中、高中(職)的學習或教學,建議您優先使用《國語小字典》或《國語辭典簡編本》。
注音:
漢語拼音: chū shuǐ
解釋:
1.出於水面。唐.白居易〈因夢得題公垂所寄蠟燭因寄公垂〉詩:「照梁初日光相似,出水新蓮豔不如。」
2.妓女脫籍從良。
資料來源: 教育部重編國語辭典修訂本_出水
授權資訊: 資料採「 創用CC-姓名標示- 禁止改作 臺灣3.0版授權條款 」釋出
國家教育研究院辭書
基本資料
英文: effluent
作者: 顏清連
日期: 2002年12月
出處: 力學名詞辭典
辭書內容
名詞解釋:
  在集水系統中,部分地區的分、支流水量向其下游的支、幹流匯合,由分、支流所流出而進入支、幹流的水量稱為出水。例如地下水滲出(參見effluent seepage)而進入河川的水量,又如工廠廢水排放出而進入河川的水量等皆為出水。在河川的某一地點的總流量應為讓地點上游各個出水點的出水量的總和。
資料來源: 國家教育研究院_出水
授權資訊: 資料採「 創用CC-姓名標示- 禁止改作 臺灣3.0版授權條款」釋出
教育部臺灣客語辭典
屬性: 動、形
四縣音
海陸音
大埔音
饒平音
詔安音
南四縣
釋義:
對應華語: 出水、出氣
詞條來源: 教育部臺灣客語辭典_出水
授權資訊: 資料採「 創用CC-姓名標示-非商業性-禁止改作 臺灣3.0版授權條款」釋出
教育部臺灣閩南語常用詞辭典
音讀: tshut-tsuí
屬性: 主詞目
解釋:
  1. [[動] ] 藉欺負他人來發洩心中的怒氣。
同義詞: 出氣
詞條來源: 教育部臺灣閩南語常用詞辭典_出水
授權資訊: 資料採「 創用CC-姓名標示- 禁止改作 臺灣3.0版授權條款」釋出
相關閩南語 出水 相關客家語 出水
我是貓頭鷹博士,
有問題可以問我喔!
回到頁面頂端圖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