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

教育百科logo

::: 印象批評 - 教育百科
ˋ
ˋ
ˊ
  • 漢語拼音 yìn xiàng pī píng
教育部重編國語辭典修訂本
《重編國語辭典修訂本》為歷史語言辭典,主要記錄語言使用歷程,適用對象為語文研究者。若您是為小學、國中、高中(職)的學習或教學,建議您優先使用《國語小字典》或《國語辭典簡編本》。
注音:
漢語拼音: yìn xiàng pī píng
解釋:
批評者不根據客觀標準,只憑個人主觀印象而從事的文學批評。
資料來源: 教育部重編國語辭典修訂本_印象批評
授權資訊: 資料採「 創用CC-姓名標示- 禁止改作 臺灣3.0版授權條款 」釋出
國家教育研究院辭書
基本資料
英文: Impressionistic Criticism
作者: 郭禎祥
日期: 2000年12月
出處: 教育大辭書
辭書內容
名詞解釋:
  印象批評又稱為「再創的批評」。這一類的批評反對任何先入為主的概念假設和基準,主張直接觀照作品而對它產生的印象、感覺、感情、氣氛和感動,生動地敘述出來,並以此來感動民眾。主張此派的法蘭斯(Anatole France)說:「無論是怎樣重要的作品,在我看來,那作品中的意義,不如我們讀者灌注於作品中的意義那樣可貴。」可見此派是注重從作品所感受到的印象。分為:
  1.欣賞批評:以直覺來觀賞作品、享受作品、並試圖從作品中得到快感、感動和感想,生動地傳達給觀眾。
  2.審美批評:批評者拋棄了既有的美學規準,而以高度的感性接觸作品,把從作品裡直接得到的印象和心理效果,以生動的文筆傳達出來。
  此派的批評是以主觀主義之立場來進行,與裁斷批評之以他人固有看法為本身觀點比較,印象批評強調了批評者個人之直覺和看法(觀賞時的必要條件),並注重感情、想像和快感層面之享受,以及如何把這些享受傳達給民眾為主要目的。這也即是說,批評家的任務乃在於記錄並描寫藝術品在他內心所激起的觀念、意象、氣氛與情感。這種批評的概念,是由法蘭斯、王爾德、佩特(Walter Horatio Pater)及德布西(C.-A. Debussy, 1862~1918)等人樹立起來的。法蘭斯把這種概念表現在文學批評上;王爾德和佩特把它表現在文學批評和視覺藝術批評上;德布西則把它表現在音樂批評上。
  這種批評的方式,由於不受規律之束縛,故可任由想像和情感自由宣洩,甚至不受藝術品本身的限制,易造成漫無標準。但從另一方面來看,此派的批評家將自己的感動與熱情灌輸給一般大眾,可使那些無興趣者能轉變態度,使藝術獲得更多人的了解。
資料來源: 國家教育研究院_印象批評
授權資訊: 資料採「 創用CC-姓名標示- 禁止改作 臺灣3.0版授權條款」釋出
回到頁面頂端圖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