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

教育百科logo

::: 反轉片 - 教育百科
國家教育研究院辭書
基本資料
英文: Reversal Film
作者: 朱則剛
日期: 2000年12月
出處: 教育大辭書
辭書內容
名詞解釋:
  反轉片為相材的一種,為一種特殊設計以反轉沖洗法(reversal process),可將所拍攝的影像直接以正像在軟片上呈現的攝影膠片。
  一般攝影最常用的軟片為負片,在軟片上所記錄的為負像,可以經由印相(contact printing)或放大的手續印製正像的相片、幻燈片或大張透明片,例如欲直接拍攝沖洗為幻燈片,則需利用反轉片。眾多廠牌的反轉片均有英文""Chrome""作為字根,例如柯達(Kodak)廠所出的Kodachrome及Ektachrome軟片,富士(Fuji)廠所出的Fujichrome軟片,及愛克發(Agfa)的Agfachrome等。
  電影片拍攝所利用的軟片,也有負片及反轉片兩種;大量發行的影片多以負片拍攝,再印製於正片(positive film)上,而家庭影片,如在一九六○至一九七○年代流行的8mm影片,則均直接以反轉片拍攝沖洗為成品。
資料來源: 國家教育研究院_反轉片
授權資訊: 資料採「 創用CC-姓名標示- 禁止改作 臺灣3.0版授權條款」釋出
基本資料
英文: Reversal Film
作者: 黃久珍
日期: 1995年12月
出處: 圖書館學與資訊科學大辭典
辭書內容
名詞解釋:
  反轉片是軟片的一種,通常和正片及負片一樣,也裝置於相機內拍攝,拍攝之景物經過沖洗後,直接以正像呈像,因其沖片方法為反轉沖片法(Reversal Process),故稱為反轉片。
  彩色幻燈片為反轉片最具代表性的例子,它是將相機內感光過的底片,經過顯影,以及其他化學溶液的沖洗過程,直接製作出來的正像軟片。這種可以直接產生正像的底片,叫作反轉材料(Reversal Material),其沖片過程就是反轉沖片法。
  至於黑白軟片的反轉沖洗法,是在負片顯影之後,但定影之前,乳膠中仍然存有可以形成正片影像未經曝光的鹵化銀的狀態下,經由反轉沖洗消除掉負片影像,洗出正片影像。其一般步驟是:(1)對負片進行顯影,(2)對負片影像進行漂白,(3)將漂白化學物從乳膠上清掉,(4)將所有未經顯影的鹵化物在白光下曝光,(5)再次顯影,和(6)定影、清洗。
資料來源: 國家教育研究院_反轉片
授權資訊: 資料採「 創用CC-姓名標示- 禁止改作 臺灣3.0版授權條款」釋出
回到頁面頂端圖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