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

教育百科logo

::: 古蘇斯 - 教育百科
國家教育研究院辭書
基本資料
英文: Cursus
作者: 謝庭菊
日期: 2004年11月
出處: 舞蹈辭典
辭書內容
名詞解釋:
義大利十至十二世紀專有名詞,它用來表示集體協議,或正式訴訟程序的過程;使用在法庭、神學爭論、使節會議、甚或是婚禮的預備會議。人們最熟悉的是,它在文字書寫方面的應用;它影響了詩詞、音樂及舞蹈的組成形式;可謂將三者形式互做交換。在戲劇中,它代表了每一幕的預先準備。人們將亞理斯多德(Aristotle, 384B.C.-322B.C.)所提倡的古典戲劇構成法則「三一律」(the Unities of Time、Place and Action,時間、地點及劇情)置於一旁,在情境與人物戲劇化發展的觀念被承認後,他們試圖設定一種新的正式規矩。詩作使用了固定的語根,例如十二世紀詩人高利亞(Goliard)輕快的詩歌舞曲;在押韻與旋律的模式上互惠。坎博藍果宮廷(the court Camberlengo)擔負主要的責任;但對教會及典律而言,它也有如此的任務;對必要儀式的時間與空間尺度給予規範。為了加速注入書寫形式的企圖,這種五分法形式(Five Division)形成,並與教會專用的拉丁文變成義大利中西部所使用於商業及戰爭的土斯卡語(Tuscan Italian)。宮廷的行動與態度,回應在他們正式的計畫中。坎博藍果宮廷著手計畫它,但他們並沒有發明它。我們可以從當時的往來書信中見到:一種高度專業的形式。每一封正式的信都以五分法設計: 開端(Salutation):問候詞、寫信人及收信人。 抬頭(Captation):階級稱呼。 事件內容(Narratio):立場、事件、家族、或故事。 建言(Petitio):要求、建議、或解決的辦法。 結尾(Conclusio):最後的致意、問候及道別。緊接著這些段落,用類似抑揚的形式(quasi-rhythmic),就像可能在善於辭令的詩作上所聽到的一樣;它們共同的以「古蘇斯」聞名。現在,我們在英國的議會過程仍可見此遺風;上院的宮庭裡新進的及現任的黑棍官(BlackRod)及白棍官(White Rod);掌禮官(theHeralds)及在諾曼地國王所批准的,一同參與分配預定的領土。這些宮廷慣例的確在戲劇化的形式與芭蕾舞的形式上產生一定的影響力,同時也呈現在詩詞及音樂方面。
參照:
W. G. Raffe《Dictionary of the Dance》1964.
資料來源: 國家教育研究院_古蘇斯
授權資訊: 資料採「 創用CC-姓名標示- 禁止改作 臺灣3.0版授權條款」釋出
貓頭鷹博士
你喜歡貓頭鷹博士嗎

針對貓頭鷹博士的服務你會給幾顆星呢

回到頁面頂端圖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