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

教育百科logo

::: 鱗鰭叫姑魚 - 教育百科
中研院臺灣生命大百科
生物資訊
中文名: 鱗鰭叫姑魚
英文名: Johnius distinctus
描述:
體延長,側扁。吻不突出;口裂大,端位,傾斜,上頜長於下頜,上頜骨後緣達瞳孔後緣下方;上頜齒最外列齒較大,約9-10枚,餘內列齒3-5列,均細小,下頜齒最內列齒較大,餘均細小;吻緣孔5個,中央緣孔為半圓形側裂孔,吻緣葉分成3片狀; 吻上孔5個,中央3孔圓形呈弧形排列,左右各有一外側上孔,孔小為裂縫型孔;頦孔為似5孔型呈弧形排列,中央頦孔隔成2孔。眼眶下緣距前上頜骨水平線有一鱗片寬。 鼻孔2個,前鼻孔為圓形,後鼻孔較大為圓錐形。前鰓蓋具鋸齒緣,鰓蓋具2扁棘;具擬鰓; 鰓耙短小。頭部除眼後頭頂部外皆為圓鱗,身體被櫛鱗,背鰭軟條部。臀鰭及尾鰭佈滿小圓鱗。耳石為叫姑魚型,印跡頭區半圓形,尾端擴大為圓錐形。胸鰭基上緣點在背腹鰭基起點前,鰓蓋後下方;尾鰭楔形。 腹腔膜為黑色,胃為卜字形,幽門垂9- 10個,腸為2次迴繞型,鰾為叫姑魚型,附枝16對。 體側上半部紫褐色,下半部銀白色;自胸鰭基後,體中央具一2-3列鱗片寬的銀白色帶,沿側線另具一細銀白色帶;背鰭軟條基下方具一2鱗片寬的銀白色帶;背鰭棘部中央為白色,末端黑褐色,軟條部中央為白色,末端褐色;尾鰭黃褐色;臀鰭及腹鰭澄黃色;胸鰭淺褐色,鰭基內緣具一褐色腋斑;鰓蓋青紫色;鰓腔褐色;口腔白色。以前所記載之丁氏叫姑魚(Johnius tingi)為本種之同種異名。
分布:
分布於西北太平洋區,包括中國沿海、台灣、韓國及日本等。台灣分布於西部及北部沿海。
作者: 臺灣魚類資料庫
授權方式: 創用CC
資料來源: 中研院臺灣生命大百科
回到頁面頂端圖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