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陶 - 教育百科
教育部國語小字典
注音: | |
解釋:
|
|
資料來源: | 教育部國語小字典_陶 |
授權資訊: | 資料採「 創用CC-姓名標示- 禁止改作 臺灣3.0版授權條款 」釋出 |
教育部國語辭典簡編本
注音: | |
漢語拼音: | táo |
解釋:
|
|
注音: | |
漢語拼音: | yáo |
解釋:
|
|
資料來源: | 教育部國語辭典簡編本_陶 |
授權資訊: | 資料採「 創用CC-姓名標示- 禁止改作 臺灣3.0版授權條款 」釋出 |
教育部重編國語辭典修訂本
《重編國語辭典修訂本》為歷史語言辭典,主要記錄語言使用歷程,適用對象為語文研究者。若您是為小學、國中、高中(職)的學習或教學,建議您優先使用《國語小字典》或《國語辭典簡編本》。
|
|
注音: | |
漢語拼音: | táo |
解釋:
[名] 1.用黏土燒製的器物。如:「黑陶」、「彩陶」。 2.姓。如晉代有陶潛。 [動] 1.製造陶器。如:「陶冶」。《孟子.告子下》:「萬室之國,一人陶,則可乎?」 2.比喻培養、教育。如:「陶鑄性情」、「熏陶」。 3.暢通。《文選.枚乘.七發》:「陶陽氣,蕩春心。」 |
|
注音: | |
漢語拼音: | yáo |
解釋:
[名] 皋陶:人名。相傳為舜之臣,掌刑獄之事。 |
|
資料來源: | 教育部重編國語辭典修訂本_陶 |
授權資訊: | 資料採「 創用CC-姓名標示- 禁止改作 臺灣3.0版授權條款 」釋出 |
教育部臺灣客語辭典
四縣音 |
|
海陸音 |
|
大埔音 |
|
饒平音 |
|
詔安音 |
|
南四縣 |
|
釋義:
|
|
詞條來源: | 教育部臺灣客語辭典_陶 |
授權資訊: | 資料採「 創用CC-姓名標示-非商業性-禁止改作 臺灣3.0版授權條款」釋出 |
教育部異體字字典
㈠ㄊㄠˊ 1. 兩重的山丘。《說文解字.阜部》:「陶,再成丘也。」 2. 瓦器、陶器。用黏土燒製之器物。如:「黑陶」、「彩陶」。《龍龕手鑑.阜部》:「陶,瓦器。」《漢書.卷二五.郊祀志下》:「牲用繭栗,玄酒陶匏。」 3. 製造陶器。《孟子.告子下》:「萬室之國,一人陶,則可乎?」漢.王充《論衡.物勢》:「今夫陶冶者,初埏埴作器,必模範為形。」 4. 培養、培育、教育。如:「陶冶性情」、「熏陶」。《淮南子.本經》:「天地之合和,陰陽之陶化萬物,皆乘人氣者也。」南朝梁.劉勰《文心雕龍.徵聖》:「陶鑄性情,功在上哲。」 5. 喜樂。《廣韻.平聲.豪韻》:「陶,喜也。」晉.陶淵明〈時運〉詩:「揮茲一觴,陶然自樂。」《孤本元明雜劇.十長生.第二折》:「農夫每喜年豐樂樂陶陶,爭如俺神仙每玩瑤華散袒逍遙。」 6. 暢通。漢.枚乘〈七發〉:「陶陽氣,蕩春心。」 7. 姓。如晉代有陶潛。 ㈡ㄧㄠˊ 「皋陶」:人名。相傳為舜之臣,掌刑獄之事。 |
|
注音: | ㈠ㄊㄠˊ ㈡ㄧㄠˊ |
資料來源: | 教育部異體字字典_陶 |
授權資訊: | 創用CC-姓名標示-非商業性-禁止改作臺灣3.0版授權條款 |
貓頭鷹博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