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

教育百科logo

::: 多倫多舞團 - 教育百科
國家教育研究院辭書
基本資料
英文: Toronto Dance Theatre
作者: 尹曼娜
日期: 2004年11月
出處: 舞蹈辭典
辭書內容
名詞解釋:
舞團。1968年成立於多倫多,是由彼得.蘭道索(Peter Randazzo, 1942-)、派翠西亞.彼蒂(Patricia Beatly)及曾協助羅勃.柯亨(Robert Cohan)成立「倫敦現代舞團」(London Contemporary Dance Theatre)之大衛.艾爾(David Earle, 1939-)所共同創立。其宗旨為製作發展及推廣加拿大本土舞作,而其多年耕耘的結果,使加拿大本土舞蹈創作別開生面,1988年並因此功績獲得了加拿大多倫多省的演出藝術傑出貢獻獎。三位原創團人成為駐團編舞者。1978年並獲著名首席舞者克里斯多福.郝斯(Christopher House)加入,成為第四位駐團編舞家,截至1988年,四人共編了一百一十支舞作。這些駐團編舞家除為「多倫多舞團」編舞外,尚多次被其他知名舞團如「加拿大國家芭蕾舞團」、「加拿大大芭蕾舞團」、「安娜懷曼舞團」(Anna Wyman Dance Theatre)及一些藝術節如「班芙藝術節」(The Banff Festival of the Arts),「史特拉達佛夏季音樂節」(Stratford Music Festival)等委託編製舞作。此外他們的作品尚在數齣電影上出現,如加拿大國家電影局發行的「舞蹈之愛」(for the Love of the Dance),「節日」(Gala)、摩斯.莫山能(Moze Mossanen)的《現代之舞》(Dance for Modern Times)、菱形媒體公司(Rhombus Media)有關法國作曲家拉威爾(Maurce Ravel)等。有了這麼強勁的編舞隊伍,使該團的國際聲譽日漸建立。大衛.艾爾並於1979年創立了舞團的專業訓練課程。舞團的代表作舞碼包括大衛.艾爾編作的《祭的對話》(Sacra Conversazione)、《雲》(Cloud)、派翠西亞.彼蒂的《畫家與舞蹈》(Painters and the Dance)。
參照:
舞團提供資料。
資料來源: 國家教育研究院_多倫多舞團
授權資訊: 資料採「 創用CC-姓名標示- 禁止改作 臺灣3.0版授權條款」釋出
貓頭鷹博士
你喜歡貓頭鷹博士嗎

針對貓頭鷹博士的服務你會給幾顆星呢

回到頁面頂端圖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