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

教育百科logo

::: 通過-失敗等級 - 教育百科
國家教育研究院辭書
基本資料
英文: Pass-Fail Grading
作者: 陳英豪
日期: 2000年12月
出處: 教育大辭書
辭書內容
名詞解釋:
  「通過-失敗等級」係將傳統的百分制、評定等第簡化為只有「通過」或「失敗」兩類,學生的分數高於或等於某一個標準即表示「通過」,若低於某一個標準則表示「失敗」,如大學部學生之評量將標準定為六十分、研究所將標準定為七十分,而教師在學生成績單各科上登記「通過」或「失敗」等級。
  教師以「通過-失敗等級」來評定的主要目的乃希望學生能擴展學習領域到他們認為較沒有把握或未曾涉獵的學科,增加學生選擇學習學科更自由的空間,並擴大學生的學習經驗,因而此種評定等級方式可以減少學生對於分數不好的焦慮或恐懼。
  「通過-失敗等級」只將評量結果分為兩類,教師如何決定區分標準?決定的區分標準是否適切?教師評定等級所收集的資料是否完備?過程是否公正客觀?均會影響區分「通過」、「失敗」的結果,可見「通過-失敗等級」的信度與效度較低,而且「通過-失敗等級」難以激發學生對自己有把握學科深入研究與學習的動機,甚至會降低這些學科的學習動機,亦無法以評定結果作為預測學生未來成就的主要依據。因此有些學者認為除了音樂、美術、體育等藝能科目,觀察記錄、行為常規、實驗操作等技能或外顯行為外,其他學科最好仍採傳統的百分制或評定等級。
資料來源: 國家教育研究院_通過-失敗等級
授權資訊: 資料採「 創用CC-姓名標示- 禁止改作 臺灣3.0版授權條款」釋出
回到頁面頂端圖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