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

教育百科logo

::: 灌 - 教育百科
ˋ
教育部國語小字典
注音:
解釋:
  1. ㄐㄧㄠㄕㄨㄟˇㄖㄨˊ:「ㄍㄨㄢˋㄍㄞˋ」、「ㄧㄣˇㄕㄨㄟˇㄍㄨㄢˋㄊㄧㄢˊ」。
  2. ㄓㄨˋㄖㄨˋㄖㄨˊ:「ㄍㄨㄢˋㄐㄧㄡˇ」、「ㄍㄨㄢˋㄧㄠˋ」、「ㄍㄨㄢˋㄇㄧˊㄊㄤ」。
  3. ㄌㄨˋㄓˋㄖㄨˊ:「ㄍㄨㄢˋㄔㄤˋㄆㄧㄢˋ」。
  4. ㄉㄧㄞˇㄘㄨㄥˊㄕㄥ˙ㄉㄜㄇㄨˋㄅㄣˇㄓˊㄨˋㄖㄨˊ:「ㄍㄨㄢˋㄇㄨˋ」、「ㄍㄨㄢˋㄇㄤˇ」。
資料來源: 教育部國語小字典_灌
教育部國語辭典簡編本
注音:
漢語拼音: guàn
解釋:
  1. 注入、倒進。
    【例】灌水、灌酒、灌輸 ◎
  2. 澆水。
    【例】灌溉
  3. 錄製。
    【例】灌唱片
  4. 叢聚的。
    【例】灌木、灌莽
資料來源: 教育部國語辭典簡編本_灌
授權資訊: 資料採「 創用CC-姓名標示- 禁止改作 臺灣3.0版授權條款 」釋出
教育部重編國語辭典修訂本
《重編國語辭典修訂本》為歷史語言辭典,主要記錄語言使用歷程,適用對象為語文研究者。若您是為小學、國中、高中(職)的學習或教學,建議您優先使用《國語小字典》或《國語辭典簡編本》。
注音:
漢語拼音: guàn
解釋:
[動]
1.注入、倒進。如:「灌水」、「灌酒」、「灌風」、「他不肯吃藥,媽媽只好硬灌。」《莊子.秋水》:「秋水時至,百川灌河。」
2.澆水。如:「灌溉」。《莊子.逍遙遊》:「時雨降矣,而猶浸灌,其於澤也,不亦勞乎。」
3.錄製。如:「灌唱片」。
[名]
1.一種古代祭祀的儀式,酌酒灑地以告神。《禮記.明堂位》:「季夏六月,以禘禮祀周公於大廟,牲用白牡,尊用犧象山罍,鬱尊用黃目,灌用玉瓚大圭。」
2.姓。如漢代有灌嬰。
[形]
叢聚的。如:「灌莽」。《詩經.周南.葛蕈》:「黃鳥于飛,集於灌木。」
資料來源: 教育部重編國語辭典修訂本_灌
授權資訊: 資料採「 創用CC-姓名標示- 禁止改作 臺灣3.0版授權條款 」釋出
教育部臺灣閩南語常用詞辭典
音讀: kuàn
屬性: 主詞目
解釋:
  1. [[動] ] 注入。通常指被強迫、勉強或過度地。
詞條來源: 教育部臺灣閩南語常用詞辭典_灌
授權資訊: 資料採「 創用CC-姓名標示- 禁止改作 臺灣3.0版授權條款」釋出
教育部異體字字典

1. 水名。《說文解字.水部》:「灌,水。出盧江雩婁,北入淮。」

2. 注入、倒進。如:「灌酒」、「灌風」《莊子.秋水》:「秋水時至,百川灌河。」《五代史平話.梁史.卷上》:「營地汙下,恐有灌水之患。」

3. 澆水。如:「灌溉」。《莊子.逍遙遊》:「時雨降矣,而猶浸灌,其於澤也,不亦勞乎。」《三國演義》第二一回:「就下處後園種菜,親自澆灌,以為韜晦之計。」

4. 叢聚的樣子。《詩經.周南.葛蕈》:「黃鳥于飛,集于灌木。」南朝宋.鮑照〈蕪城賦〉:「灌莽杳而無際,叢薄紛其相依。」

5. 酌酒灑地告神,古代祭祀儀式之一。《論語.八佾》:「子曰:禘自既灌而往者,吾不欲觀之矣」《禮記.明堂位》:「季夏六月,以禘禮祀周公於大廟,牲用白牡,尊用犧象山罍,鬱尊用黃目,灌用玉瓚大圭。」

6. 錄製。如:「灌唱片」。

7. 姓。如漢代有灌嬰。

注音: ㄍㄨㄢˋ
資料來源: 教育部異體字字典_灌
授權資訊: 創用CC-姓名標示-非商業性-禁止改作臺灣3.0版授權條款
相關閩南語
回到頁面頂端圖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