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

教育百科logo

::: 綰 - 教育百科
ˇ
教育部國語辭典簡編本
注音:
漢語拼音: wǎn
解釋:
  1. 繫結、盤結。
    【例】綰髮、綰髻
資料來源: 教育部國語辭典簡編本_綰
授權資訊: 資料採「 創用CC-姓名標示- 禁止改作 臺灣3.0版授權條款 」釋出
教育部重編國語辭典修訂本
《重編國語辭典修訂本》為歷史語言辭典,主要記錄語言使用歷程,適用對象為語文研究者。若您是為小學、國中、高中(職)的學習或教學,建議您優先使用《國語小字典》或《國語辭典簡編本》。
注音:
漢語拼音: wǎn
解釋:
[動]
1.繫。《漢書.卷四○.周勃傳》:「絳侯綰皇帝璽,將兵於北軍。」《文選.孔稚珪.北山移文》:「至其紐金章,綰墨綬,跨屬城之雄,冠百里之首。」
2.盤結。唐.劉禹錫〈楊柳枝詞〉九首之七:「如今綰作同心結,將贈行人知不知。」《紅樓夢》第三回:「頭上戴著金絲八寶攢珠髻,綰著朝陽五鳳挂珠釵。」
3.貫穿。《史記.卷一二九.貨殖傳》:「北鄰烏桓、夫餘,東綰穢貉、朝鮮、真番之利。」明.徐弘祖《徐霞客遊記.卷五上.滇遊日記二》:「北有小山綰塢口,廬舍懸其上,是曰豐塘,東西南皆迴峰環之。」
資料來源: 教育部重編國語辭典修訂本_綰
授權資訊: 資料採「 創用CC-姓名標示- 禁止改作 臺灣3.0版授權條款 」釋出
教育部臺灣閩南語常用詞辭典
音讀: kuānn
屬性: 單字不成詞者
詞條來源: 教育部臺灣閩南語常用詞辭典_綰
授權資訊: 資料採「 創用CC-姓名標示- 禁止改作 臺灣3.0版授權條款」釋出
教育部異體字字典

1. 繫、相接。《漢書.卷四○.張陳王周傳.周勃》:「絳侯綰皇帝璽,將兵於北軍。」唐.顏師古.注:「綰謂引結其組。」南朝齊.孔稚珪〈北山移文〉:「至其紐金章,綰墨綬,跨屬城之雄,冠百里之首。」

2. 盤結。唐.劉禹錫〈楊柳枝〉詩九首之七:「如今綰作同心結,將贈行人知不知。」《紅樓夢》第三回:「頭上戴著金絲八寶攢珠髻,綰著朝陽五鳳掛珠釵。」

3. 統攝、總管。唐.李絳〈兵部尚書王紹神道碑〉:「公以材智任職忠懃,注意不疑,可以進退海內之士,可以綰攝天下之柄。」宋.杜安世〈玉樓春〉詞:「綸命忽從天上至,便綰兵符辭漕計。」

4. 貫穿。《史記.卷一二九.貨殖列傳》:「北鄰烏桓、夫餘,東綰穢貉、朝鮮、真番之利。」明.徐弘祖《徐霞客遊記.卷五上.滇遊日記二》:「北有小山綰塢口,廬舍懸其上,是曰豐塘,東西南皆迴峰環之。」

5. 挽。《水滸傳》第二三回:「將梢棒綰在肋下,一步步上那岡子來。」《水滸傳》第三八回:「張順笑將起來,綰了李逵手。」

注音: ㄨㄢˇ
資料來源: 教育部異體字字典_綰
授權資訊: 創用CC-姓名標示-非商業性-禁止改作臺灣3.0版授權條款
相關閩南語
回到頁面頂端圖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