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

教育百科logo

::: 樂園教育實驗(大陸地區) - 教育百科
國家教育研究院辭書
基本資料
作者: 梁一鳴
日期: 2000年12月
出處: 教育大辭書
辭書內容
名詞解釋:
  樂園教育實驗是湖南省耒陽市在一九八六年開展的教學實驗,主要目的是研究在普及初等教育後如何在質的方面鞏固和發展其成果。實驗的基本理念是:以素質教育為目標,以情感為中介,以現代管理為保證,形成一個以課堂教學為基礎,課內外、校內外有機結合的整體優化的教育新體系。整個實驗設計用八年時間,在自然條件下(即普通學校、普通教師、普通教材、一般兒童)進行,具體遵從「情、趣、和諧、發展」四條基本原則,形成一個「樂園教學、樂園管理、樂園環境」三位一體的教育運行模式。一九九四年至一九九五學年,實驗成果經過全大陸整體改革專業委員會總結驗證,確認樂園教育辦學新體系。
  樂園教學實驗的主體工程是「微笑教學法」。具體的做法是,以變革教育思想、改革課程計畫、減輕學生負擔為基礎,以達到「兩全」(面向全體學生、學生全面素質發展)為目的,通過調動師生的積極情感,創設與教學內容相適應的輕鬆愉快的情境與氣氛,充分發揮人的內在潛能,從而使學生積極、主動、創造地學習,以實現教學中認識過程和情感過程和諧統一。
  樂園教學具體要求教師設計課堂教學時要做到「三個注重」、「體現五要素」。「三個注重」是注重創設輕鬆和諧的教學氣氛;注重多種教學手段和教學藝術的綜合運用;注重培養學生自主自覺的學習意識。「五要素」指課堂教學應注意調節情感,創設情境,激發興趣,鼓勵學生研究探索,引導學生創造性地學習。
  樂園教育實驗所取得的成效,主要表現在四方面:第一,促進了素質教育新體系的建立,使教育評價性質由傳統的「評分數定等級」向「綜合質素評價」轉變。第二,推動了教師進行教學研究。第三,促進了校長從忙於事務向集中精力潛心教改科研的轉變。第四,促進了學校、家庭、社會三位一體,內外協同的高效育人體系。
  樂園教育實驗的成果已在湖南省耒陽市及衡陽市普遍實施,並由國家教育委員會向全大陸介紹。
資料來源: 國家教育研究院_樂園教育實驗(大陸地區)
授權資訊: 資料採「 創用CC-姓名標示- 禁止改作 臺灣3.0版授權條款」釋出
回到頁面頂端圖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