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

教育百科logo

::: 合作性專業發展 - 教育百科
國家教育研究院辭書
基本資料
英文: Cooperative Professional Development
作者: 張明輝
日期: 2000年12月
出處: 教育大辭書
辭書內容
名詞解釋:
  合作性專業發展是教學視導模式之一,乃美國教育學者葛拉松(Alien Glatthorn)於一九八四年提出。此種教學視導模式,強調教師同僚們透過對教學活動的觀察、討論及回饋,而促進彼此教學專業之成長。
  合作性專業發展之教學視導模式,適合有經驗、有能力並樂於和同事共同合作的教師們,以互助合作的方式來完成教學視導的工作。合作性專業發展,具有下列各項優點:(1)可減輕督學、校長及教務主任等教學視導人員的工作負荷量;(2)可減少視導人員與教師間因觀點及立場不同所造成的衝突或磨擦;(3)可增進教師間的溝通與協調,有助於和諧氣氛的營造及教師士氣的提振。
  合作性專業發展並無固定的合作型態,通常是教師們以三人一組組合成若干小組,每一小組中的二人採自由組合,另一位則由教學視導人員指定參加。小組成員亦可依個人能力、興趣及經驗而作適當分工;至於合作的方式則有採較為正式的臨場視導模式或非正式的教室教學活動觀察方式,亦有兼採上述二種方式者。
  在合作性專業發展模式下,教師們所組成的各小組應將教學視導過程有關紀錄或資料加以保存,以供校長及有關視導人員的查考。校長每年應和各小組會談一次並予以必要的行政協助,且應經二至三年即重行檢討編組,以增加教師間彼此合作的機會。此種合作性專業發展模式在未來仍將是教學視導的趨勢。
資料來源: 國家教育研究院_合作性專業發展
授權資訊: 資料採「 創用CC-姓名標示- 禁止改作 臺灣3.0版授權條款」釋出
回到頁面頂端圖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