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表面張力 - 教育百科
教育部國語辭典簡編本
注音: | |
漢語拼音: | biǎo miàn zhāng lì |
解釋:
|
|
資料來源: | 教育部國語辭典簡編本_表面張力 |
授權資訊: | 資料採「 創用CC-姓名標示- 禁止改作 臺灣3.0版授權條款 」釋出 |
教育部重編國語辭典修訂本
《重編國語辭典修訂本》為歷史語言辭典,主要記錄語言使用歷程,適用對象為語文研究者。若您是為小學、國中、高中(職)的學習或教學,建議您優先使用《國語小字典》或《國語辭典簡編本》。
|
|
注音: | |
漢語拼音: | biǎo miàn zhāng lì |
解釋:
液體表面層因受到其內部液體分子吸引力(稱為內聚力)的作用,以致向內縮收趨向最小面積,因此液體表面形成類似張緊的彈性膜。在物理學上,表面張力定義為液體表面每單位長度所呈現的張力,或液體表面每單位面積所儲存的位能。空中下落的水滴或葉面上的水珠,其形狀近似球形,皆是主要源自於表面張力的效應。 |
|
資料來源: | 教育部重編國語辭典修訂本_表面張力 |
授權資訊: | 資料採「 創用CC-姓名標示- 禁止改作 臺灣3.0版授權條款 」釋出 |
國家教育研究院辭書
基本資料
英文: | surface tension |
作者: | 邱文英 |
日期: | 2002年12月 |
出處: | 力學名詞辭典 |
辭書內容
名詞解釋: 表面張力表示一物質要產生一單位表面積時所需要的功,即該物質每單位表面積的自由能,可用下式表示: γ=W/△A 上式中,γ為表面張力;W為為功;△A為增加的表面積。 測量表面張力的方法很多,例如表面張力計、液滴量重法(drop weight method)及毛細管上升法(capillary rise method)等;以毛細管上升法為例,可由毛細管內液面上升高度(h),依下式計算該液體的表面張力: γ=rρgh/2 上式中,r為毛細管半徑;ρ為液體密度;g為重力加速度。液體的表面張力除了與其分子結構及性質有關外,亦受溫度的影響。一般而言,溫度較高時,表面張力較小。 |
|
資料來源: | 國家教育研究院_表面張力 |
授權資訊: | 資料採「 創用CC-姓名標示- 禁止改作 臺灣3.0版授權條款」釋出 |
會員投稿&教育Wiki
教育Wiki
時間
版本內容
投稿者
您查詢的詞條還尚未有會員貢獻內容,若您有注音、釋義或圖片,歡迎透過會員上傳分享給教育百科,
我們將審查上架您貢獻的詞條,供其他使用者參閱。
貓頭鷹博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