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觀音山第二層-兩輝安山岩 - 教育百科
觀 | |
音 | |
山 | |
第 | |
二 | |
層 | |
- | |
兩 | |
輝 | |
安 | |
山 | |
岩 |
國立自然科學博物館
知識單元
簡介: 觀音山是臺灣北部岩區中最西北側之火山單元,以淡水河與大屯火山群遙遙相望,基本上為單一中心噴發的複式火山。觀音山火山之主體可能是一中央噴發之錐狀火山,錐體半徑約1~2公里,噴發中心在觀音山主峰之東南方。在凌雲山一帶之半環形之連峰可能是火山口壁之西側。在此以東,在石壁坑附近之地形,呈馬蹄狀之半圓形凹陷可能是火山口所在,但火山口之東壁已經爆破或塌陷而崩潰,其部分碎屑構成分布於凌雲山以東地區之集塊岩或原先之火山碎屑流與火山礫岩。 觀音山出露之主體並未含有可觀的火山碎屑岩,仍以厚層的岩流為主。觀音山噴出熔岩流也和大屯火山群相似,均以安山岩為主。一般安山岩常呈灰或灰黑色,且多呈斑狀結構,由結晶較粗大之斑晶散布在石質細密之石基中。斑晶礦物以鎂鐵礦物為多,包括橄欖石、輝石、紫蘇輝石、角閃石、黑雲母等礦物,此外還有灰白色的斜長石。石基以斜長石和一些鎂鐵礦物的微晶(肉眼不能分辨的)和無結晶的火山玻璃所組成。 本區安山岩熔岩依噴發之先後,由下而上可分別為三層,各層岩石在組織上和成分上都有多少不同。 兩輝安山岩屬中層(第二層),由兩輝安山岩構造。岩石外觀灰色,普通輝石之斑晶雖粗大易見但甚稀少,細長之紫蘇輝石晶體頗多但均細小。本岩石之石基佔量較多,由斜長石和紫蘇輝石細晶以及火山玻璃所組成。本層是觀音山中露出面積最廣的熔岩,主要分布於觀音山主峰北側之山坡。 第二層斑晶稀疏之兩輝安山岩,常含第一層輝石斑晶多而聚集成叢的普通輝石安山岩之捕獲岩塊,根據年代對比的包裹定律,即可知其發生之先後順序,乃輝石安山岩(第一層)早於兩輝安山岩(第二層)。 |
|
知識 1: 色灰黑色細晶質組織 |
|
資料來源:國立自然科學博物館_觀音山第二層-兩輝安山岩 | |
國內產地: | 台北縣八里鄉 |
學域-大分類: | 地質-岩礦類 |
岩石分類: | 火成岩 |
岩石類型: | 岩漿岩 |
紀錄類別: | 火成岩知識單元 |
授權資訊: |
授權請洽國立自然科學博物館相關業務聯絡人:謝玉鈴小姐 04-23226940*786 ling@nmns.edu.tw |
貓頭鷹博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