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

教育百科logo

::: 峋 - 教育百科
ˊ
  • 部首 ㄕㄢ
  • 部首外筆畫 6
  • 總筆畫 9
  • 漢語拼音 xún
  • 發音 播放
教育部國語辭典簡編本
注音:
漢語拼音: xún
解釋:
  1. →嶙峋
資料來源: 教育部國語辭典簡編本_峋
授權資訊: 資料採「 創用CC-姓名標示- 禁止改作 臺灣3.0版授權條款 」釋出
教育部重編國語辭典修訂本
《重編國語辭典修訂本》為歷史語言辭典,主要記錄語言使用歷程,適用對象為語文研究者。若您是為小學、國中、高中(職)的學習或教學,建議您優先使用《國語小字典》或《國語辭典簡編本》。
注音:
漢語拼音: xún
解釋:
參見「嶙峋」條。
資料來源: 教育部重編國語辭典修訂本_峋
授權資訊: 資料採「 創用CC-姓名標示- 禁止改作 臺灣3.0版授權條款 」釋出
教育部異體字字典

「嶙峋」:

⑴ 山石奇兀聳峭的樣子。唐.獨孤及〈招北客文〉:「其北則有劍山巉巉,天鑿之門,二壁谽岈,高岸嶙峋。」清.嚴復〈甲辰出都呈同里諸公〉詩:「東行欲盡未盡時,盤薄嶙峋作奇怪。」亦作「磷」。

⑵ 人清瘦露骨的樣子。如:「瘦骨嶙峋」。

⑶ 為人剛毅正直。如:「左光斗風骨嶙峋,其至死不向奸佞屈服的節操,令人敬佩。」明.許三階《節俠記》第一九齣:「他少年磊落,直節嶙峋,又好結交豪傑,以此人都忌他,我卻重他。」

注音: ㄒㄩㄣˊ
資料來源: 教育部異體字字典_峋
授權資訊: 創用CC-姓名標示-非商業性-禁止改作臺灣3.0版授權條款
回到頁面頂端圖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