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

教育百科logo

::: 平水本 - 教育百科
國家教育研究院辭書
基本資料
作者: 沈津
日期: 1995年12月
出處: 圖書館學與資訊科學大辭典
辭書內容
名詞解釋:
  平水本為金代刻本之代稱。宋朝南渡以後,北方為金人統治地區,其時金人將汴梁等地之書肆及政府書板以及刻書匠人等掠去平陽府平水一帶,即今山西臨汾。平水盛產紙張,又為交通要衝,不久即成為刻書中心,北方書坊一時均薈萃於此。金代刻書事業相當發達,除官刻監本之外,私家和書坊刻書也多。私刻多經史文集,坊刻則較側重民間所需,如醫書、類書、說唱之類之通俗用書。現存平水本不多,有[南豐曾子固先生集]、[壬辰重改證呂太尉經進莊子全解]、[劉知遠諸富調]、[黃帝內經素問]、[蕭閑老人明秀集注]、[崇慶新雕改併五音集韻]等。其最重要者,應推私人募刻之[趙城藏]。由於平水地區書坊,多由外地遷入,刻書風格不盡一致,從現存實物來看,版式多行格較密,白口,用紙粗拙,以白蔴紙、黃蔴紙為主。
資料來源: 國家教育研究院_平水本
授權資訊: 資料採「 創用CC-姓名標示- 禁止改作 臺灣3.0版授權條款」釋出
回到頁面頂端圖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