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神童 - 教育百科
教育部國語辭典簡編本
注音: | |
漢語拼音: | shén tóng |
解釋:
|
|
資料來源: | 教育部國語辭典簡編本_神童 |
授權資訊: | 資料採「 創用CC-姓名標示- 禁止改作 臺灣3.0版授權條款 」釋出 |
教育部重編國語辭典修訂本
《重編國語辭典修訂本》為歷史語言辭典,主要記錄語言使用歷程,適用對象為語文研究者。若您是為小學、國中、高中(職)的學習或教學,建議您優先使用《國語小字典》或《國語辭典簡編本》。
|
|
注音: | |
漢語拼音: | shén tóng |
解釋:
聰慧異常的幼童。《三國演義》第六九回:「子春反覆辯難,輅對答如流。從曉至暮,酒食不行。子春及眾賓客,無不歎服。於是天下號為『神童』。」《儒林外史》第四七回:「他自小七八歲上,就是個神童。後來經史子集之書,無一樣不曾熟讀。」 |
|
資料來源: | 教育部重編國語辭典修訂本_神童 |
授權資訊: | 資料採「 創用CC-姓名標示- 禁止改作 臺灣3.0版授權條款 」釋出 |
國家教育研究院辭書
基本資料
作者: | 張鍠焜 |
日期: | 2000年12月 |
出處: | 教育大辭書 |
辭書內容
名詞解釋: 「神童」是指年紀極輕便獲得國家察舉,並授予官職的青少年。早在漢代的孝廉察舉中,便有所謂神童的出現。由於漢代選舉孝廉並無年齡限制,所以曾選出一些早慧的青少年,如東漢的謝廉、趙建,十二歲便通曉經書,左雄特別奏請任命他們為「童子郎」;又如黃香,十二歲時便博通經典,當時京城即流傳著「天下無雙,江夏黃童」的頌語。 唐代特別為天才青少年設置專門的選拔途徑。唐代的科舉設有「童子科」,規定:十歲以下兒童能通曉一部經書,及[孝經]、[論語]每一卷能背出十個章節者,便直接授予官位;每卷能背出七個章節者,則授予任官資格。後來宋代也沿置童子科。 |
|
資料來源: | 國家教育研究院_神童 |
授權資訊: | 資料採「 創用CC-姓名標示- 禁止改作 臺灣3.0版授權條款」釋出 |
貓頭鷹博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