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

教育百科logo

::: 庫達可潘 - 教育百科
國家教育研究院辭書
基本資料
英文: Kuda Kepang
作者: 戴雅雯
日期: 2004年11月
出處: 舞蹈辭典
辭書內容
名詞解釋:
舞名。又稱為Kuda lumping或jaran kepan,是最初在印尼出現的一種木馬神迷舞。此舞因受回教國王阿里四世在阿拉伯推展而聞名。阿里是個有名的軍人,他指揮回教軍隊,並加強回教騎兵的發展;打仗時,利用音樂提供靈感。據說,有一位從爪哇去的旅人,曾見馬背上的軍人中,有些幾近神迷狀態因而留下了深刻的印象,他回到爪哇以後,由於當時那裡並無馬匹,於是便創造了竹馬舞,將音樂和騎著竹枝所製成的竹馬兩者結合在一起,之後逐漸演變成《庫達可潘》;而這舞蹈可能便是起源於爪哇,之後再傳到峇厘島和馬來西亞。「札朗」(jaran)是爪哇語的馬,「可潘」(kepang)指一些由蘆葦製成的物品,這也是此舞的另稱。舞者使用的木馬是將山羊皮或水牛皮張開鋪在竹架上,或是用著色的竹編所製成;一團舞者通常為十二人,領舞者(danyang)負責帶領所有動作、方向和舞步的改變,並使用馬鞭鞭打地面發出尖銳的聲音。除了領舞者以外,所有表演者都穿同式的服裝,為一種軍裝或武術服裝。《庫達可潘》通常在公眾聚會時表演,伴奏樂團包括一個竹琴(anglung),一種開口鼓(terbang)以及一個大銅鑼。每場表演都包含了舞蹈、音樂和戲劇要素。第一部份包含騎兵舞蹈;第二部分從舞者進入恍惚境界開始,據信其做出來的動作不是出自舞者自身,而是被一種非常的力量所控制。表演中亦出現一位儀式家,他負責協助並指揮被附身舞者陷入神迷狀態的這一部份。
參照:
《Dictionary of Traditional South-East Asian Theatre》.
資料來源: 國家教育研究院_庫達可潘
授權資訊: 資料採「 創用CC-姓名標示- 禁止改作 臺灣3.0版授權條款」釋出
貓頭鷹博士
你喜歡貓頭鷹博士嗎

針對貓頭鷹博士的服務你會給幾顆星呢

回到頁面頂端圖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