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

教育百科logo

::: 忿 - 教育百科
忿
ˋ
教育部國語小字典
注音:
解釋:

ㄈㄣˋㄋㄨˋㄩㄢˋㄏㄣˋㄖㄨˊ:「忿ㄈㄣˋㄏㄣˋ」、「忿ㄈㄣˋㄋㄨˋ」、「忿ㄈㄣˋ忿ㄈㄣˋㄅㄨˋㄆㄧㄥˊ」。

資料來源: 教育部國語小字典_忿
教育部國語辭典簡編本
注音:
漢語拼音: fèn
解釋:
  1. 憤怒、怨恨。
    【例】忿恨、忿怒、忿忿不平
資料來源: 教育部國語辭典簡編本_忿
授權資訊: 資料採「 創用CC-姓名標示- 禁止改作 臺灣3.0版授權條款 」釋出
教育部重編國語辭典修訂本
《重編國語辭典修訂本》為歷史語言辭典,主要記錄語言使用歷程,適用對象為語文研究者。若您是為小學、國中、高中(職)的學習或教學,建議您優先使用《國語小字典》或《國語辭典簡編本》。
注音:
漢語拼音: fèn
解釋:
[動]
憤怒、怨恨。如:「忿怒」、「忿恨難平」。《戰國策.秦策五》:「王兵勝而不驕,伯主約而不忿。」
資料來源: 教育部重編國語辭典修訂本_忿
授權資訊: 資料採「 創用CC-姓名標示- 禁止改作 臺灣3.0版授權條款 」釋出
教育部臺灣客家語常用詞辭典
四縣音
海陸音
大埔音
饒平音
詔安音
南四縣
釋義:
詞條來源: 教育部臺灣客家語常用詞辭典_忿
授權資訊: 資料採「 創用CC-姓名標示-非商業性-禁止改作 臺灣3.0版授權條款」釋出
教育部臺灣閩南語常用詞辭典
音讀: hún
屬性: 單字不成詞者
詞條來源: 教育部臺灣閩南語常用詞辭典_忿
授權資訊: 資料採「 創用CC-姓名標示- 禁止改作 臺灣3.0版授權條款」釋出
教育部異體字字典

1. 憤怒、怨恨、忿悁。如:「忿怒」、「忿恨難平」。《說文解字.心部》:「忿,悁也。」《戰國策.秦策五》:「王兵勝而不驕,伯主約而不忿。」明.劉基〈賣柑者言〉:「豈其忿世嫉邪者邪?而託於柑以諷邪?」

2. 努力、振作。通「奮」字。如:「忿不顧身」。《劉知遠諸宮調.第一二》:「都忿發,各命通的親幾口兒皆相逢。」《鏡花緣》第三七回:「林兄因感世子之情,唐兄只知惟義是趨,都是忿不顧身。」

3. 忤逆不孝。如:「生忿」。元.王實甫《西廂記.第二本.第一折》:「都做了鶯鶯生忿,對傍人一言難盡。」元.石君寶《秋胡戲妻》第二折:「嚷這許多做甚麼,你這生忿忤逆的小賤人!」

4. 凶狠的、殘忍的。如:「忿鷙」。《漢書.卷九四.匈奴傳下》:「何者?外國天性忿鷙,形容魁健。」

注音: ㄈㄣˋ
資料來源: 教育部異體字字典_忿
授權資訊: 創用CC-姓名標示-非商業性-禁止改作臺灣3.0版授權條款
相關閩南語 忿 相關客家語 忿
回到頁面頂端圖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