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

教育百科logo

::: 拉威爾,摩里斯 - 教育百科
國家教育研究院辭書
基本資料
英文: Ravel, Maurice (1875-1937)
作者: 李小華
日期: 2004年11月
出處: 舞蹈辭典
辭書內容
名詞解釋:
人名。法國作曲家,生於喀他基那(Cartagena),卒於巴黎。巴黎音樂學院畢業,師事佛瑞(G. Fauré, 1845-1924),曾多次參加羅馬大獎比賽,但均失敗。但這並不影響他的作曲才華,他和德布西(C. Debussy, 1862-1918)都被譽為二十世紀早期法國最重要的作曲家。1909年狄亞格烈夫(S. Diaghilev, 1872-1929)委託拉威爾為「俄國芭蕾舞團」譜寫舞劇《達夫尼與克羅埃》(Daphnis et Chloé),他因此而認識斯特拉溫斯基(I. Stravinsky,1882-1971),兩人惺惺相惜,作為終生好友。他的音樂風格,前期和德布西有點相近,皆受到印尼甘美朗音樂的影響,應用五聲音階及六聲音階作曲,但拉威爾的和聲較接近古典形式。後期風格受到斯特拉溫斯基的新古典主義影響。他的管弦樂配器法尤為傑出,他把穆梭斯基(M. Mussorgsky, 1839-1881)的鋼琴曲《展覽會之畫》(Pictures at an Exhibition)編成管弦曲,無論氣勢和精神的表現都非常傑出。另一個實例是他的作品《波麗露》(Bolero),全曲只由8小節不斷重複的樂句構成,但每次重複都賦予不同的管弦樂色彩,樂器一層層地加入,最後結束於爆炸性的高潮。與舞蹈有關的作品:《仙境之序曲:天方夜譚》(Shéhérazade, Ouverture de féerie, 1898)、編舞培堤(R. Petit, 1974)、巴蘭欽(G. Balanchine, 1975)、尤力克(Ulrich, 1990)等。《死公主之孔雀舞》(Pavane pour une Infante Défunte, 1899)、編舞尤斯(K. Joss)、韓福瑞(D. Humphrey, 1928)、阿胥頓(F. Ashton, 1933)、巴蘭欽(1975)等。《海洋一葉舟》(Une Barque sur l´Ocean, 1905)、編舞羅賓斯(J. Robbins, 1975)。《小奏鳴曲》(Sonatine, 1906)、編舞巴蘭欽(1975)。《為豎琴、弦樂四重奏、長笛和豎笛而寫的導奏和快板》(Introduction et Allegro pour Harpe、String Quartet、Flute & Clarinet, 1907)、編舞羅賓斯(1975)。《西班牙狂想曲》(Rapsodie Espagnole, 1908)、編舞巴蘭欽(1975)。《加斯帕之夜》(Gaspard de la Nuit, 1908)、編舞巴蘭欽(1975)。《鵝媽媽組曲》(Ma Mère l´Oye,1911)、編舞布朗德(T. Bolender, 1948)、柯蘭可(J. Cranko, 1949)、羅賓斯(1975)。《達夫尼與克羅埃》(Daphins et Chloé, 1912)、編舞佛金(M. Folkine,1912)、尼金斯卡(B. Nijinska, 1927)、阿胥頓(1951)、弗倫德(H. Freund, 1956)、柯蘭可(J. Cranko, 1962)、曼恩(H. von Manen, 1872)、奴麥爾(J. Neumeier, 1973)、布魯內(Brunel, 1976)、尤力克(1986)等。《高雅而傷感的圓舞曲》(Valse Nobles et Sentimentales, 1911)、編舞巴蘭欽(1923)、阿胥頓(1935)、麥克米藍(K. Macmillan,1966)、曼恩(1975)。《庫普蘭之墓》(Le Tombeau de Couperin, 1919)、編舞波林(J. Börlin, 1920)、巴蘭欽(1975)。《圓舞曲》(Le Valse, 1920)、編舞瓦洛(N. de Valois, 1925)、尼金斯卡(1928)、韓福瑞(1930)、佛金(1935)、馬辛(L. Massine, 1950)、巴蘭欽(1957)、阿胥頓(1956)、尤力克(1986)等。《吉普賽茨崗人》(Tzigane,1924)、編舞巴蘭欽(1975)。《馬狄卡西斯之歌》(Chansons Madecasses, 1926)、編舞羅賓斯(1975)。《波麗露》(Boléro, 1928)、編舞尼金斯卡(1928)、杜林(A. Dolin, 1932)、佛金(1935)、珮吉(R. Page, 1934)、貝嘉(M. Béjart, 1961)、葛索夫斯基(Gsovsky, 1962)、水原.佐佐木(Mitsura Sasaki, 1976)。《G大調鋼琴協奏曲》(Piano Concerto in G Major, 1932)、編舞柯蘭可(1950)、麥克米藍(1979)等。
資料來源: 國家教育研究院_拉威爾,摩里斯
授權資訊: 資料採「 創用CC-姓名標示- 禁止改作 臺灣3.0版授權條款」釋出
貓頭鷹博士
你喜歡貓頭鷹博士嗎

針對貓頭鷹博士的服務你會給幾顆星呢

回到頁面頂端圖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