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

教育百科logo

::: 圖書館繼續教育網暨交換計畫(美國) - 教育百科
國家教育研究院辭書
基本資料
英文: Continuing Library Education Network and Exchange,簡稱CLENE
作者: 黃麗虹
日期: 1995年12月
出處: 圖書館學與資訊科學大辭典
辭書內容
名詞解釋:
  美國國家圖書館與資訊科學委員會(National Commission on Libraries and Information Science,簡稱NCLIS),於1972-73年間在各地區舉辦一系列的公眾聽證會(Public Hearings),目的在尋找如何適應國家未來之資訊需求,而會中一再被提及的是對繼續教育的需求。為了滿足全國圖書館與資訊科學人員再教育的意願,以及達成繼續教育之目標,乃於1974年組織一個三人研究小組,進行一項為期9個月的調查研究。在其研究報告中,鑒於美國尚缺乏一中心的組織來評估整理繼續教育需求,並協調各州與各地區性的繼續教育活動,乃建議成立一全國性的圖書館人員繼續教育組織。次年,在高等教育法案資助下,圖書館繼續教育組織網暨交換計畫(Continuing Library Education Network and Network Exchange,簡稱CLENE)正式成立。
  CLENE是基於終身學習(Life-Long Learning)、自我學習(Self-Directed Learning)等教育哲學,以及服務與資源共享之理念而設立,最終極的目標乃是提高全國圖書館與資訊服務。而其最基本的任務為:
  (一)提供均等的繼續教育機會,促使圖書館與資訊科學人員及組織增強其服務品質之能力。
  (二)促進圖書館與資訊科學人員對繼續教育之認知,以因應社會變遷與科技進步的需要。
  CLENE的組織結構主要分為以下幾個部分:
  (一)總部(The Assembly)
  主要的任務是調查與了解繼續教育的現況與問題所在。並負責出版年會中發表的論文,及各項會議中的溝通工作。
  (二)指導委員會(The Steering Committee)
  成員由Assembly投票選出,主要職責是制定各項相關政策、提供諮詢、研擬大綱及協調與溝通各州間之繼續教育。
  (三)行政委員會(Administrative Board)
  是CLENE的主要執行單位,負責執行既定之政策、從事研究及發展,進而提出改進方案。
  (四)審查與評鑑小組(The Panel of Review and Evalution)
  為了解目標達成與否,由行政部門(Administrative)指定內部、外部的評估小組定期來評鑑。
  綜觀CLENE之組織與活動,其服務的理念為「需要做什麼?」(What Needs to be Done?)及「誰需要參與?」(Who Needs to be Involved?),期望經常評估、協調、提供資源、溝通與傳遞等程序,喚起圖書館、圖書館學會、學校及個人對繼續教育之重視與參與。
資料來源: 國家教育研究院_圖書館繼續教育網暨交換計畫(美國)
授權資訊: 資料採「 創用CC-姓名標示- 禁止改作 臺灣3.0版授權條款」釋出
我是貓頭鷹博士,
有問題可以問我喔!
回到頁面頂端圖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