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

教育百科logo

::: 文化平行論 - 教育百科
國家教育研究院辭書
基本資料
英文: Cultural Parallelism
作者: 詹棟樑
日期: 2000年12月
出處: 教育大辭書
辭書內容
名詞解釋:
  「文化平行論」或稱「文化並行論」,指在不同的地方,存在著文化的相似性。首先提出這種理論的是德國早期的人類學家巴斯提安(A. Bastian, 1826~1905),他主張人類具有「心理的一致性」(psychic unity),稱為「基本思想」。因此,在不同的地方,乃有類似的文化發生。這種基本思想的表現,常因不同的環境條件而不同,因而形成所謂族群觀念。這種對歐美早期的人類學家的理論頗有影響,如美國人類學家布林頓(D. Brinton)、英國人類學家佛雷策(James G. Frazer)等,都以「心理的一致性」來解釋文化的相似性。
  「文化平行論」的另一種主張是由德國人類學家諾登斯基俄德(E. Nordenskiöld)所提出,認為人類具有創造模仿的才能,因此才有文化的相似性。這種相似性可能是由模仿而來。他調查南美洲的印地安人得到這種論點。
  以上的文化平行論,是指實質的,即內容的相似性,但有些學者則從形式的,即外在的發展去看文化問題,認為文化的發展是平行的,例如經濟與政治是平行的發展,科學、藝術、宗教也是平行的發展。這種理論到了謝勒(Max Scheler, 1874~1928)時,就有新的改變。他認為每一個文化時期,都有完全不同的基礎關係,在歷史過程中,沒有歷久的發展而一成不變的,而且歷史在影響史實(或文化)的發展方面,具有獨立的因素,即血統、力量、經濟等三個因素。
  「文化平行論」在早期對文化人類學的研究有很大的影響,晚近學界對這種理論已較少討論。原因是心理學興起後,對「心理的一致性」有批評,在心理學中是主張心理差異的。再加上謝勒的批評,使著該理論逐漸不受重視。
資料來源: 國家教育研究院_文化平行論
授權資訊: 資料採「 創用CC-姓名標示- 禁止改作 臺灣3.0版授權條款」釋出
貓頭鷹博士
你喜歡貓頭鷹博士嗎

針對貓頭鷹博士的服務你會給幾顆星呢

回到頁面頂端圖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