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

教育百科logo

::: 昵 - 教育百科
ˋ
  • 部首 ㄖˋ
  • 部首外筆畫 5
  • 總筆畫 9
  • 漢語拼音
  • 發音 播放
教育部國語辭典簡編本
注音:
漢語拼音:
解釋:
  1. 親近。通「暱」。
    【例】親昵、狎昵、昵交
資料來源: 教育部國語辭典簡編本_昵
授權資訊: 資料採「 創用CC-姓名標示- 禁止改作 臺灣3.0版授權條款 」釋出
教育部重編國語辭典修訂本
《重編國語辭典修訂本》為歷史語言辭典,主要記錄語言使用歷程,適用對象為語文研究者。若您是為小學、國中、高中(職)的學習或教學,建議您優先使用《國語小字典》或《國語辭典簡編本》。
注音:
漢語拼音:
解釋:
[動]
親近。通「暱」。如:「親昵」。《晉書.卷四五.任愷傳》:「(愷)性忠正,以社稷為己任,帝器而昵之,政事多諮焉。」明.徐弘祖《徐霞客遊記.卷五上.滇遊日記二》:「其人不習漢語,而素昵彞風,故勾引為易。」
資料來源: 教育部重編國語辭典修訂本_昵
授權資訊: 資料採「 創用CC-姓名標示- 禁止改作 臺灣3.0版授權條款 」釋出
教育部異體字字典

㈠ㄋㄧˋ

1. 日近。引申為親近。同「暱」。如:「親昵」。《說文解字.日部》:「暱,日近也。从日匿聲。昵,或从尼。」《玉篇.日部》:「暱,親近也。𣆓(昵),同上。」《書經.泰誓中》:「今商王受力行無度,播棄犁老,昵比罪人。」《晉書.卷四五.列傳.任愷》:「(愷)性忠正,以社稷為己任,帝器而昵之,政事多諮焉。」明.徐弘祖《徐霞客遊記.卷五上.滇遊日記二》:「其人不習漢語,而素昵彝風,故勾引為易。」

2. 親密的、密切的。《十六國春秋輯補.卷六八.前涼錄.張寔傳》:「晉王明德昵藩,先帝憑屬,宜表稱聖德,勸即尊號。」晉.陸機〈歎逝賦.序〉:「昵交密友,亦不半在。」晉.傅咸〈芸香賦〉:「攜昵友以消遙兮,覽偉草之敷英。」

㈡ㄓˊ

以膠黏合。《集韻.入聲.職韻》:「昵,粘也。」《周禮.冬官考工記.弓人》:「凡昵之類不能方。」漢.鄭玄.注:「鄭司農云:『謂膠善戾。』故書昵。或作樴。……或為䵑(䵒)。䵑(䵒),黏也。玄謂樴脂膏䐈敗之䐈。䐈亦黏也。」

注音: ㈠ㄋㄧˋ ㈡ㄓˊ
資料來源: 教育部異體字字典_昵
授權資訊: 創用CC-姓名標示-非商業性-禁止改作臺灣3.0版授權條款
回到頁面頂端圖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