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曲流 - 教育百科
教育部重編國語辭典修訂本
《重編國語辭典修訂本》為歷史語言辭典,主要記錄語言使用歷程,適用對象為語文研究者。若您是為小學、國中、高中(職)的學習或教學,建議您優先使用《國語小字典》或《國語辭典簡編本》。
|
|
注音: | |
漢語拼音: | qū liú |
解釋:
河流彎曲而似S狀流路者。 |
|
資料來源: | 教育部重編國語辭典修訂本_曲流 |
授權資訊: | 資料採「 創用CC-姓名標示- 禁止改作 臺灣3.0版授權條款 」釋出 |
國家教育研究院辭書
基本資料
英文: | Meander |
日期: | 2002年2月 |
出處: | 環境科學大辭典 |
辭書內容
名詞解釋: 河川地形發育到老年期時,河川下切的力量遠小於側蝕力量,而造成河道彎曲,形成彎曲的河道,便稱為曲流。 曲流的寬度相當穩定,但其橫剖面呈不對稱狀。當水流擺向左岸時,左岸因河水急激衝擊侵蝕,逐漸形成凹岸(concave bank);反之,相對的右岸,因水流緩慢,衝力減弱,而進行堆積,形成凸岩(convex bank)。 曲流是不斷發展的。在廣大的沖積平原之上,水流的擺動不受太大阻力,曲流可以自由發展,為數很多,這種曲流稱為自由曲流(free meander)。一個曲流向下移動的速度,如果比緊接的下面一個來得快,則將會把下面一個曲流在頸部切斷,河流改從直行,這個被切斷的曲流(cut-off meander),如尚存河水,則成為一個湖,因形如牛軛,稱牛軛湖(oxbow lake)。 在坡度甚陡的山地,因水流甚急,下切作用大於側蝕作用,不易發生曲流。但在高原之上,高原雖大,因地勢平坦,也可以產生曲流。此時,不但河道呈彎曲狀,而且整個河谷(包括河床兩側的斜坡)也呈彎曲。曲流深深下切於高原,或於構造運動不斷抬升的地區,形成曲流不斷下切,而形成刻蝕曲流(incised meander),亦稱切入曲流(entrenched meander or intrenched meander)。自由曲流上河床橫剖面呈不對稱刻蝕曲流中,則整個河谷呈不對稱,包括河岸兩側的斜坡在內。例如台北盆地中,基隆河下游,便呈現著曲流地形,而花蓮秀姑巒溪下游瑞穗至奇美間,亦有類似的曲流地形。 |
|
資料來源: | 國家教育研究院_曲流 |
授權資訊: | 資料採「 創用CC-姓名標示- 禁止改作 臺灣3.0版授權條款」釋出 |
基本資料
英文: | meander |
日期: | 2003年10月 |
出處: | 測繪學辭典 |
辭書內容
名詞解釋: 河流呈蜿蜓彎曲狀,稱為曲流。如氾濫平原之上,由于地勢平坦,沉積旺盛,阻滯河道之順暢,或因山麓坡腳地形之障礙,均可形成曲流。 |
|
資料來源: | 國家教育研究院_曲流 |
授權資訊: | 資料採「 創用CC-姓名標示- 禁止改作 臺灣3.0版授權條款」釋出 |
貓頭鷹博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