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

教育百科logo

::: 桄 - 教育百科
  • 部首 ㄇㄨˋ
  • 部首外筆畫 6
  • 總筆畫 10
  • 漢語拼音 guāngguàng
教育部重編國語辭典修訂本
《重編國語辭典修訂本》為歷史語言辭典,主要記錄語言使用歷程,適用對象為語文研究者。若您是為小學、國中、高中(職)的學習或教學,建議您優先使用《國語小字典》或《國語辭典簡編本》。
注音:
漢語拼音: guāng
解釋:
參見「桄榔」條。
注音:
漢語拼音: guàng
解釋:
[名]
1.器物上的橫木。如:「門桄」、「織機桄」。明.徐光啟《農政全書.卷三四.蠶桑.桑事圖譜》:「狀如高凳,平穿二桄,就作登級。」
2.量詞。計算以桄子繞好的線團的單位。如:「一桄毛線」。
資料來源: 教育部重編國語辭典修訂本_桄
授權資訊: 資料採「 創用CC-姓名標示- 禁止改作 臺灣3.0版授權條款 」釋出
教育部異體字字典

㈠ ㄍㄨㄤˋ

1. 充滿。《說文解字.木部》:「桄,充也。」

2. 器物上之橫木。如:「門桄」、「織機桄」、「梯桄」。明.徐光啟《農政全書.卷三四.蠶桑.桑事圖譜》:「狀如高凳,平穿二桄,就作登級。」清.顧張思《土風錄.卷三.梯桄》:「梯上橫木曰『梯桄』。」《醒世姻緣傳》第九回:「拿了一條桃紅鸞帶,悄悄的開出門來,走到晁大舍中門廊下,在門桄上懸梁自縊。」

3. 量詞。計算以桄子繞好之線團單位。如:「一桄毛線」。

㈡ ㄍㄨㄤ

「桄榔」:植物名。棕櫚科山棕櫚屬,常綠灌木。葉為羽狀複葉,邊緣呈不規則鉅齒狀,色深綠,花小,香氣濃郁。莖髓可製澱粉,葉柄纖維則可製繩。產於熱帶地方。

注音: ㈠ㄍㄨㄤˋ ㈡ㄍㄨㄤ
資料來源: 教育部異體字字典_桄
授權資訊: 創用CC-姓名標示-非商業性-禁止改作臺灣3.0版授權條款
回到頁面頂端圖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