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

教育百科logo

::: 〔後續教育方案〕(美國) - 教育百科
國家教育研究院辭書
基本資料
英文: [Follow Through Project](USA)
作者: 段慧瑩
日期: 2000年12月
出處: 教育大辭書
辭書內容
名詞解釋:
  美國〔後續教育方案〕是為延續〔提早開始方案〕(Head Start Project)的分計畫。一九六四年的〔經濟機會法案〕(Economic Opportunity Act)提供低收入家庭接受提早開始方案,一九六七年為了探討由幼稚園至小學三年級的兒童,在實施該計畫後所持續產生的作用,開始後續教育方案。一九七八年的〔經濟機會修正案第五條〕(Economic Opportunity Amendment, Title V.)提供一千九百四十萬美元,一九八○年則提高到一億美元。該方案結合了各大學的心理、教育、兒童發展等相關領域學者專家,配合政府機構、研究中心、社區、小學、幼稚園等單位的智慧、精力與經費,研究規劃各種不同模式的實驗教育方案,進行各種不同哲學思想或目標的教育課程。其目的不僅在於設計最適合兒童和家庭的教育活動,更希望能以多元化的角度,為不同種族、文化背景的兒童提供本土社會所需要的教育,以協助兒童、家庭、社區的發展。
  目前總計有十五個主要的教學模式及研究中心在全美六十九個地區運作,其單位名稱如下:銀行街模式(Bank Street Model),行為分析模式(Behavior Analysis Model),認知取向課程模式(Cognitively Oriented Curriculum Model),文化語言取向(Cultural Linguistic Approach),指導教學模式(Direct Instruction Model),家庭學校合作模式(Home School Partnership Model),個別早期學習課(Individualized Early Learning Program),相互學習模式(Interdependent Learning Model),語言發展取向(Language Development Approach),數學活動課(Mathematical Activities Program),新學校教育取向(New School Approach),無年級後續方案(Non-Graded Follow Through),父母教育模式(Parent Education Model),反應教育課(Responsive Education Program),土桑幼兒教育模式(Tuson Early Education Model)。
  從研究結果發現,後續教育方案效應因各模式而異,其主要影響如下:(1)每個方案在各個不同的領域,均有不同的實質價值;整體而言,並不易比較其不同;(2)各模式著重在基礎技巧的成功運用,勝於其他模式強調幫助兒童技能的獲得;(3)兒童在未曾實施後續教育方案之前的技能測試分數低於實施之後;(4)方案實施之後,有些認知概念技能測驗分數無特別顯著的提升;(5)後續教育方案較其他模式更強調基本技能及更佳的自我概念的發展;(6)比較紐約及費城實施方案後的結果和其他地域相似。
資料來源: 國家教育研究院_〔後續教育方案〕(美國)
授權資訊: 資料採「 創用CC-姓名標示- 禁止改作 臺灣3.0版授權條款」釋出
回到頁面頂端圖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