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

教育百科logo

::: 森田治療 - 教育百科
國家教育研究院辭書
基本資料
英文: Morita Therapy
作者: 劉焜輝
日期: 2000年12月
出處: 教育大辭書
辭書內容
名詞解釋:
  森田治療又稱森田療法,係一九二○年左右由日人森田正馬所創始的精神官能特殊療法。
  1.森田神經質:指具有懼病傾向(hypochondriacal temperament)的神經症。此心因性疾病,依森田氏的分類有三種,即:(1)普通神經質(即一般人所說的神經衰弱):最常見的症狀有疲勞倦怠感、頭重、頭痛、嘔吐感、胃不舒服、便泌等腸胃症狀、失眠等;(2)發作性神經症(焦慮神經症):症狀為心悸亢進、呼吸困難、胸部壓迫感、手腳顫抖、休克狀態、冷汗等;(3)強迫觀念症(恐懼症):包括對人恐懼、雜念恐懼等。
  2.人性觀:(1)人是不斷變化流動的存在;(2)人的存在是不斷變化流轉中所發現的每一剎那或一個斷面;(3)心理現象是在不斷變動的過程中才能維持均衡;(4)善惡是相對的,乃是心理流轉中所表現的一種現象而已;(5)生存的慾望和死亡的恐懼是相對的關係。
  3.神經症的根源:(1)對於死亡的恐懼,連帶喪失對於生存的意義和價值,此焦慮狀態就是神經症;(2)注意力集中於某一感覺時,產生意識狹窄化的心理機制,久而久之,成為疾病恐懼;(3)思想的矛盾,即「希望如此」的思想與「事實如此」的事實之間恰好相反矛盾,在日常生活中陷於自欺。
  4.實施步驟:森田療法的實施,分四個階段。第一階段:絕對臥褥期。約四至七天,患者完全隔離,禁止談話、讀書、抽煙及其他一切分神的事情。目的有三:(1)觀察病患的精神狀況,做診斷的補助;(2)保持安靜,可以調節身心疲勞;(3)面對精神上的苦悶與苦惱,迅速祐除它。第二階段:輕度作業治療期。仍然採取隔離治療,睡眠時間為七至八小時。白天盡可能整天在戶外做輕微的作業,晚上在作業室做夜間工作,目的在於促進身心的自發活動。第三階段:重度作業治療期。重點在於培養對於作業的耐性,使其建立信心。第四階段:複雜的實際生活時期。訓練其打破一切執著,祛除束縛,順應外界的變化,準備回復實際生活。
  5.外國人心目中的森田療法:(1)精神分析的立場,認為森田療法是指導性治療或權威性的治療;(2)禪與森田療法連在一起的立場,因為森田療法沿用許多禪語,如事實唯真、焦慮常在,煩悶即解脫、平常心是道、碎啄同時等;(3)認為森田療法是科學的心理治療。
資料來源: 國家教育研究院_森田治療
授權資訊: 資料採「 創用CC-姓名標示- 禁止改作 臺灣3.0版授權條款」釋出
我是貓頭鷹博士,
有問題可以問我喔!
回到頁面頂端圖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