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

教育百科logo

::: 蘋 - 教育百科
ˊ
  • 部首 ㄘㄠˇ
  • 部首外筆畫 16
  • 總筆畫 20
  • 漢語拼音 [一]píng[二]pín
  • 發音 播放
教育部國語小字典
注音:
解釋:

ㄆㄧㄥˊㄍㄨㄛˇㄌㄨㄛˋㄧㄝˋㄑㄧㄠˊㄇㄨˋㄧㄝˋㄌㄨㄢˇㄒㄧㄥˊㄅㄧㄢㄩㄢˊㄧㄡˇㄒㄧˋㄐㄧㄢㄐㄩˋㄔˇㄏㄨㄚㄉㄢˋㄏㄨㄥˊㄙㄜˋㄍㄨㄛˇㄕˊㄩㄢˊㄑㄧㄡˊㄒㄧㄥˊㄨㄟˋㄇㄟˇㄎㄜˇㄕˊㄧㄝˇㄎㄜˇㄓˋㄐㄧㄡˇ

資料來源: 教育部國語小字典_蘋
教育部國語辭典簡編本
注音:
漢語拼音: pín
解釋:
  1. 植物名。蘋科蘋屬。生在淺水中,葉有長柄,由四片小葉生在葉柄頂端形成一複葉,葉柄下部歧出的小枝上生有孢子囊,四片小葉形成的複葉彷彿田字。全草可入藥,汁為清涼劑、利尿劑。
    【例】蘋的裸葉浮於水面看似浮萍,其實兩者不同。 △白蘋、田字草、四葉菜
注音:
漢語拼音: píng
解釋:
  1. →蘋果
資料來源: 教育部國語辭典簡編本_蘋
授權資訊: 資料採「 創用CC-姓名標示- 禁止改作 臺灣3.0版授權條款 」釋出
教育部重編國語辭典修訂本
《重編國語辭典修訂本》為歷史語言辭典,主要記錄語言使用歷程,適用對象為語文研究者。若您是為小學、國中、高中(職)的學習或教學,建議您優先使用《國語小字典》或《國語辭典簡編本》。
注音:
漢語拼音: pín
解釋:
[名]
植物名。蘋科蘋屬。「田字草」、「白蘋」之古稱。參見「白蘋」條。
注音:
漢語拼音: píng
解釋:
參見「蘋果」條。
資料來源: 教育部重編國語辭典修訂本_蘋
授權資訊: 資料採「 創用CC-姓名標示- 禁止改作 臺灣3.0版授權條款 」釋出
教育部臺灣閩南語常用詞辭典
音讀: phông
屬性: 單字不成詞者
詞條來源: 教育部臺灣閩南語常用詞辭典_蘋
授權資訊: 資料採「 創用CC-姓名標示- 禁止改作 臺灣3.0版授權條款」釋出
教育部異體字字典

㈠ㄆㄧㄣˊ

植物名。蕨類之隱花植物。蘋科蘋屬。生於淺水中,葉有長柄,四片小葉生於葉柄頂端,形成一複葉,彷彿「田」字,葉柄下部歧出之小枝上生有孢子囊。全草可入藥。草甘、寒滑,汁為清涼劑、利尿劑。《說文解字.艸部》:「蘋,大蓱也。」或稱為「白蘋」、「田字草」、「四葉菜」。

㈡ㄆㄧㄥˊ

「蘋果」:植物名。薔薇科蘋果屬,落葉小喬木。葉卵形或橢圓形,先端尖或短,邊緣有細銳鋸齒。花淡紅色,萼有細毛。果實亦稱為「蘋果」,近於圓形,顏色繁多,有黃色、紅色、青綠色等,味略酸甜,果梗常較果徑短。可供食用、造酒等。亦稱為「頻果」。

注音: ㈠ㄆㄧㄣˊ ㈡ㄆㄧㄥˊ
資料來源: 教育部異體字字典_蘋
授權資訊: 創用CC-姓名標示-非商業性-禁止改作臺灣3.0版授權條款
相關閩南語
回到頁面頂端圖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