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

教育百科logo

::: 泰勒渦漩輸送理論 - 教育百科
國家教育研究院辭書
基本資料
英文: Taylor's vorticity-transport theory
作者: 姜太倫
日期: 2002年12月
出處: 力學名詞辭典
辭書內容
名詞解釋:
  此理論與卜朗特動量輸送理論構想類似,兩者皆為混合長度理論(mixing-length theory)之應用。在考慮二維亂流流場時,由湯姆生(Thompson)的漩流定律,二維流場之漩度(vorticity)必為一定值,因此在此流場內之漩度w,依照卜朗特的混合長度理論,可視為一可輸送之量綱,祇是泰勒氏在提出其漩度輸送理論時,遠較混合長度理論為早,故他假設w為一可輸送之量綱。混合長度理論將亂流的輸送現象類比原子動力理論(kinetic theory of gases)中的輸送現象,從而導出梯度型式的輸送(gradient-type diffusion)結果以表示亂流輸送,因此在泰勒渦流輸送理論中可得到:
  
  上式中,w3為二維流場之漩度;它為一可輸送之量綱, 為其平均值; 為x1流向之平均速度;ρ為不可壓縮流體之密度;u2為x2流向之瞬間速度其平均值為零;L2或Iw為所謂的混合長度。式中,量綱上之橫線代表平均值;σ21為x1-x2平面上x1方向之剪應力(平均值)。在擴展其理論至三度空間之渦流輸送時,泰勒為了可行性的考慮,亦作了漩度為一定值之假設,但此假設並不存在於實際之流場,無論如何,此三維理論已被認知為修正渦流輸送理論。泰勒渦流輸送理論如同卜朗特動量輸送理論,皆為亂流平均速度的計算提供物理模型而設,為達類似的目的,後期(60年代以後)的模型發展考慮較多的物理量綱間之關係,如二式模式等,(參見two-equation models。)
資料來源: 國家教育研究院_泰勒渦漩輸送理論
授權資訊: 資料採「 創用CC-姓名標示- 禁止改作 臺灣3.0版授權條款」釋出
回到頁面頂端圖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