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

教育百科logo

::: 澳洲科學教育計畫 - 教育百科
國家教育研究院辭書
基本資料
英文: Australian Science Education Project, ASEP
作者: 連啟瑞
日期: 2000年12月
出處: 教育大辭書
辭書內容
名詞解釋:
  「澳洲科學教育計畫」是由包括澳洲之聯邦政府與數個州政府共同資助,在一九六九到一九七四年間推動的一項研究計畫,其目的在發展初級中等學校(七年級到十年級)之科學課程。由此計畫發展之課程即以「澳洲科學教育計畫」為名,教材出版之兩年內,據調查已有三分之二澳洲學校採用,此亦為澳洲的第二項全國性的科學課程。
  此課程含四十個單元,其中包括:人類;男與女;人與地;地球的土壤;食物;信號;皮膚與衣服;人口有多少;人類機械;海岸;交通;太陽能等,每個單元之教學期間約為一個月。
  此課程之說明資料曾列舉「澳洲科學教育計畫」的五個特徵如下:
  1.以環境為主體進行包括科學學科與社會學科之科技整合。
  2.強調科學中有關人文的一面,強調科學對人類福祉與環境生態之影響。
  3.此課程之各單元間甚具獨立性,可由教師視教學需要選取並安排順序。
  4.四十單元之難易,係考慮學生可能之認知發展而建構,能因應不同學生之個別差異。
  5.此課程之發展者認為促進學生對科學之興趣是極度重要。
  這個課程的特徵,與美國在後史潑尼克(Sputnik I)時期發展的所謂「新科學課程」具顯著之差別,因而被稱為第二代的科學課程。
資料來源: 國家教育研究院_澳洲科學教育計畫
授權資訊: 資料採「 創用CC-姓名標示- 禁止改作 臺灣3.0版授權條款」釋出
我是貓頭鷹博士,
有問題可以問我喔!
回到頁面頂端圖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