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

教育百科logo

::: 丈 - 教育百科
ˋ
  • 部首
  • 部首外筆畫 2
  • 總筆畫 3
  • 漢語拼音 zhàng
  • 發音 播放
教育部國語小字典
注音:
解釋:
  1. ㄔㄥㄈㄨˋㄋㄩˇ˙ㄉㄜㄆㄟˋㄡˇㄖㄨˊ:「ㄓㄤˋㄈㄨ」、「ㄓㄤˋ」。
  2. ㄘㄜˋㄌㄧㄤˊㄊㄨˇㄉㄧˋㄖㄨˊ:「ㄍㄨㄥㄔㄥˊㄖㄣˊㄩㄢˊㄓㄥˋㄗㄞˋㄓㄤˋㄌㄧㄤˊㄋㄚˋㄎㄨㄞˋㄉㄧˋ。」
  3. ㄉㄨㄟˋㄩˊㄧㄣㄑㄧㄣㄓㄤˇㄅㄟˋ˙ㄉㄜㄔㄥㄏㄨㄖㄨˊ:「ㄓㄤˋㄖㄣˊ」、「ㄍㄨㄓㄤˋ」、「ㄧˊㄓㄤˋ」、「ㄓㄤˋㄇㄨˇㄋㄧㄤˊ」。
  4. ㄔㄥㄋㄧㄢˊㄐㄧˋㄉㄚˋㄏㄨㄛˋㄉㄧˋㄨㄟˋㄍㄠ˙ㄉㄜㄖㄣˊㄖㄨˊ:「ㄌㄠˇㄓㄤˋ」。
  5. ㄌㄧㄤˋㄘˊㄩㄥˋㄩˊㄐㄧˋㄙㄨㄢˋㄔㄤˊㄉㄨˋ˙ㄉㄜㄉㄢㄨㄟˋㄍㄨㄥㄓˋㄧˊㄓㄤˋㄉㄥˇㄩˊㄕˊㄍㄨㄥㄔˇㄏㄨㄛˋㄔㄥㄨㄟˊㄍㄨㄥㄓㄤˋ」。
資料來源: 教育部國語小字典_丈
教育部國語辭典簡編本
注音:
漢語拼音: zhàng
解釋:
  1. 量詞。計算長度的單位。1公丈等於10公尺;1臺丈等於10臺尺;1臺尺約30. 3公分。
  2. 稱謂:(1) 對男性長輩的尊稱。
    【例】老丈 (2) 對姻親尊長的稱呼。
    【例】姑丈、姨丈
  3. 測量。
    【例】丈量、丈田徵稅
資料來源: 教育部國語辭典簡編本_丈
授權資訊: 資料採「 創用CC-姓名標示- 禁止改作 臺灣3.0版授權條款 」釋出
教育部重編國語辭典修訂本
《重編國語辭典修訂本》為歷史語言辭典,主要記錄語言使用歷程,適用對象為語文研究者。若您是為小學、國中、高中(職)的學習或教學,建議您優先使用《國語小字典》或《國語辭典簡編本》。
注音:
漢語拼音: zhàng
解釋:
[名]
1.量詞。計算長度的單位。公制一丈等於十公尺。
2.稱謂:(1)對男性長輩的尊稱。如:「老丈」。唐.杜甫〈奉贈李八丈判官曛〉詩:「我丈時英特,宗枝神堯後。」(2)對姻親尊長的稱呼。如:「姑丈」、「姨丈」。
[動]
測量。如:「丈量」。《明史.卷七七.食貨志一》:「王府官及諸閹丈地徵稅,旁午於道。」
資料來源: 教育部重編國語辭典修訂本_丈
授權資訊: 資料採「 創用CC-姓名標示- 禁止改作 臺灣3.0版授權條款 」釋出
教育部臺灣客家語常用詞辭典
四縣音
海陸音
大埔音
饒平音
詔安音
南四縣
釋義:
四縣音
海陸音
大埔音
饒平音
詔安音
南四縣
釋義:
詞條來源: 教育部臺灣客家語常用詞辭典_丈
授權資訊: 資料採「 創用CC-姓名標示-非商業性-禁止改作 臺灣3.0版授權條款」釋出
教育部臺灣閩南語常用詞辭典
音讀: tn̄g
屬性: 主詞目
解釋:
  1. [[量] ] 計算長度的單位。臺制十尺等於一丈,公制十公尺等一公丈。
音讀: tiōng
屬性: 單字不成詞者
音讀: tiūnn
屬性: 單字不成詞者
解釋:
詞條來源: 教育部臺灣閩南語常用詞辭典_丈
授權資訊: 資料採「 創用CC-姓名標示- 禁止改作 臺灣3.0版授權條款」釋出
教育部異體字字典

1. 量詞。計算長度之單位。公制一丈等於十公尺。《說文解字.十部》:「丈,十尺也。」亦稱為「公丈」。漢.枚乘〈七發〉:「上有千仞之峰,下臨百丈之谿。」唐.李白〈秋浦歌〉:「白髮三千丈,緣愁似個長。不知明鏡裡,何處得秋霜。」

2. 測量。《明史.卷七七.食貨志一》:「王府官及諸閹丈地徵稅,旁午於道。」《兒女英雄傳》第三三回:「派了晉陞、梁材、華忠、戴勤四個,分頭丈量地段。」

3. 對男性長輩之尊稱。如:「老丈」。《論語.微子》:「子路從而後,遇丈人以杖荷蓧。」唐.杜甫〈奉贈李八丈判官曛〉詩:「我丈時英特,宗枝神堯後。」

4. 對姻親尊長之稱呼。如:「姨丈」。《京本通俗小說.碾玉觀音》:「便教人來行在取他丈人丈母。寫了他地理腳色與來人,到臨安府尋見他住處,問他鄰舍,指道:『這一家便是。』」《儒林外史》第八回:「兩人進來,請姑丈轉上,拜了下去。」

注音: ㄓㄤˋ
資料來源: 教育部異體字字典_丈
授權資訊: 創用CC-姓名標示-非商業性-禁止改作臺灣3.0版授權條款
相關閩南語 相關客家語
回到頁面頂端圖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