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

教育百科logo

::: 鞈 - 教育百科
ˊ
  • 部首 ㄍㄜˊ
  • 部首外筆畫 6
  • 總筆畫 15
  • 漢語拼音 jiá
教育部重編國語辭典修訂本
《重編國語辭典修訂本》為歷史語言辭典,主要記錄語言使用歷程,適用對象為語文研究者。若您是為小學、國中、高中(職)的學習或教學,建議您優先使用《國語小字典》或《國語辭典簡編本》。
注音:
漢語拼音: jiá
解釋:
[名]
古代皮革製成的胸甲。《管子.小匡》:「輕罪入蘭盾,鞈革二戟。」
[形]
堅硬。《荀子.議兵》:「楚人鮫革犀兕以為甲,鞈如金石。」
資料來源: 教育部重編國語辭典修訂本_鞈
授權資訊: 資料採「 創用CC-姓名標示- 禁止改作 臺灣3.0版授權條款 」釋出
教育部異體字字典

㈠ㄍㄜˊ

1. 古代以皮革製成之胸甲。《說文解字.革部》:「鞈,防汗也。」清.段玉裁.注:「此當作所以防捍也。」《管子.小匡》:「輕罪入蘭盾,鞈革二戟。」唐.房玄齡.注:「鞈革,重革,當心著之,所以禦矢。」《淮南子.主術訓》:「鞅鞈鐵鎧,瞋目扼掔,其於以御兵刃,縣矣!」

2. 堅硬。《荀子.議兵》:「楚人鮫革犀兕以為甲,鞈如金石。」唐.楊倞.注:「鞈,堅貌。」

㈡ㄐㄧㄚˊ,ㄍㄜˊ之又音。

㈢ㄊㄚˋ

鼓聲。同「䶀」。《說文解字.革部》:「䶀,鼓聲也。从鼓,合聲。鞈,古文䶀,从革。」《淮南子.兵略訓》:「善用兵,若聲之與響,若鏜之與鞈,眯不給撫,呼不給吸。」《文選.卷八.賦.司馬相如.上林賦》:「族居遞奏,金鼓迭起。鏗鎗闛鞈,洞心駭耳。」唐.李善.注:「闛鞈,鼓音也。」

@N00362

注音: ㈠ㄍㄜˊ ㈡(又音)ㄐㄧㄚˊ ㈢ㄊㄚˋ
資料來源: 教育部異體字字典_鞈
授權資訊: 創用CC-姓名標示-非商業性-禁止改作臺灣3.0版授權條款
回到頁面頂端圖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