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淡然 - 教育百科
教育部國語辭典簡編本
注音: | |
漢語拼音: | dàn rán |
解釋:
|
|
資料來源: | 教育部國語辭典簡編本_淡然 |
授權資訊: | 資料採「 創用CC-姓名標示- 禁止改作 臺灣3.0版授權條款 」釋出 |
教育部重編國語辭典修訂本
《重編國語辭典修訂本》為歷史語言辭典,主要記錄語言使用歷程,適用對象為語文研究者。若您是為小學、國中、高中(職)的學習或教學,建議您優先使用《國語小字典》或《國語辭典簡編本》。
|
|
注音: | |
漢語拼音: | dàn rán |
解釋:
1.不在意、不經心。《大戴禮記.哀公問五義》:「若天之司,莫之能職;百姓淡然,不知其善。」《儒林外史》第四四回:「我愚弟也無甚麼嗜好,夫妻們帶著幾個兒子,布衣蔬食,心裡淡然。」 2.淡泊,不趨名利。《南史.卷二四.列傳.王裕之》:「峻為侍中已後,雖不退身,亦淡然自守,無所營務。」唐.吳筠〈髙士詠〉詩五○首之三二:「淡然常有怡,與物固無瑕。」 3.形容顏色淺淡。唐.杜甫〈冬到金華山觀因得故拾遺陳公學堂遺跡〉詩:「四顧俯層巔,淡然川谷開。」宋.周密《癸辛雜識.續集下.烏賊得名》:「世號墨魚為烏賊,……蓋其腹中之墨可寫偽契券,宛然如新,過半年則淡然如無字。」 |
|
資料來源: | 教育部重編國語辭典修訂本_淡然 |
授權資訊: | 資料採「 創用CC-姓名標示- 禁止改作 臺灣3.0版授權條款 」釋出 |
貓頭鷹博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