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

教育百科logo

::: 生態經濟學 - 教育百科
國家教育研究院辭書
基本資料
英文: Ecological Economics
日期: 2002年2月
出處: 環境科學大辭典
辭書內容
名詞解釋:
  雖然生態學(ecology)與經濟學(economics)兩名詞同源自希臘字""oikos"",分別意指有關於自然界與人類社會之問題與管理,但卻因此兩學門觀念與專業之分歧,而使有關環境與經濟之政策產生互斥之現象,而非長期性之互利。「生態經濟學」乃1980年代末期,若干經濟學家與生態學家為因應全球性環境問題所形成之新學門。國際生態經濟學會(International Society of Ecological Economics; ISEE)於1988年在西班牙巴塞隆納成立。1989年,國際生態經濟學會之會刊Journal of Ecological Economics正式出刊。1990年5月,該學會在美國華府世界銀行舉辦第一屆年會。「生態經濟學」旨在提供人類一種新的思考方向,由廣義角度,探討聯繫生態和經濟系統二者間之關係,並希望經濟系統能對生態系統之依賴與衝擊有更深之認識,而生態系統則能對經濟面作用力之反應具更大之敏感度。生態經濟學的研究重點,基本尚可分為四大項:(1)生態經濟之理論建立;(2)生態經濟系統會計帳;(3)生態經濟系統模型;以及(4)自然環境之評價。
資料來源: 國家教育研究院_生態經濟學
授權資訊: 資料採「 創用CC-姓名標示- 禁止改作 臺灣3.0版授權條款」釋出
我是貓頭鷹博士,
有問題可以問我喔!
回到頁面頂端圖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