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

教育百科logo

::: 好生之德 - 教育百科
ˋ
ˊ
  • 漢語拼音 hào shēng zhī dé
教育部國語辭典簡編本
注音:
漢語拼音: hào shēng zhī dé
解釋:
  1. 愛惜生命,不嗜殺戮的美德。
    【例】上天有好生之德。
資料來源: 教育部國語辭典簡編本_好生之德
授權資訊: 資料採「 創用CC-姓名標示- 禁止改作 臺灣3.0版授權條款 」釋出
教育部重編國語辭典修訂本
《重編國語辭典修訂本》為歷史語言辭典,主要記錄語言使用歷程,適用對象為語文研究者。若您是為小學、國中、高中(職)的學習或教學,建議您優先使用《國語小字典》或《國語辭典簡編本》。
注音:
漢語拼音: hào shēng zhī dé
解釋:
愛惜生命,不嗜殺戮的美德。《書經.大禹謨》:「與其殺不辜,寧失不經,好生之德,洽于民心。」《老殘遊記》第一一回:「上天有好生之德;天既好生,又是世界之主宰,為甚麼又要生這些惡人做甚麼呢?」
資料來源: 教育部重編國語辭典修訂本_好生之德
授權資訊: 資料採「 創用CC-姓名標示- 禁止改作 臺灣3.0版授權條款 」釋出
國家教育研究院辭書
基本資料
作者: 傅元龍
日期: 2000年12月
出處: 教育大辭書
辭書內容
名詞解釋:
  好生之德就是仁慈博愛、愛惜生命之美德。〔尚書.大禹謨〕記載,帝舜命皐陶為刑官,皐陶陳述他的施政理念:「罰弗及嗣,賞延于世,宥過無大,刑故無小,罪疑惟輕,功疑惟重。與其殺不辜,寧失不經。好生之德,洽于民心,茲用不犯于有司。」皐陶的中心思想,就是尊重生命,而具體的作法有三:
  1.罰弗及嗣,賞延于世:懲罰不要株連子孫,獎賞宜延續到後代。換言之,懲罰應止於罪犯本身,若是牽連無辜,所謂連坐、誅九族,皆有違「好生之德」。
  2.宥過無大,刑故無小:刑罰之裁量重犯意而不重犯行,也就是以犯罪動機為考量,過失犯不論罪刑如何重大,都應該寬恕;故意犯不論罪刑如何微小,都應該懲罰他。
  3.罪疑惟輕,功疑惟重:證據不明確時,若是懲罰案件,應從輕處置;若是獎賞案件,應從優敘獎。「與其殺不辜,寧失不輕。」面對一個涉及生死的重大刑案,在證據不十分明確時,寧可釋放那個犯法且可能是兇手的人,也不要輕易處決。因為人的生命可貴,上天有好生之德,若是輕忽而錯殺無辜,將永無補救的機會。而錯放一個涉案的罪犯,固然與法不合,卻因合於好生之德,還是可以採行的。
資料來源: 國家教育研究院_好生之德
授權資訊: 資料採「 創用CC-姓名標示- 禁止改作 臺灣3.0版授權條款」釋出
相似詞 慈悲心腸
貓頭鷹博士
你喜歡貓頭鷹博士嗎

針對貓頭鷹博士的服務你會給幾顆星呢

回到頁面頂端圖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