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

教育百科logo

::: 長疣馬蛛 - 教育百科
中研院臺灣生命大百科
生物資訊
中文名: 長疣馬蛛
英文名: Hippasa holmerae
描述:
【形態特徵】   

雌蛛體長約10mm。背甲灰褐色,邊緣鑲有一圈黑色細邊,之內還有一圈白線;另有許多細白線由中窩向外輻射出來,與周圍的白線相連,因此背甲上的斑紋顯得非常細緻。頭部向兩側傾斜,並向前突出。八眼排成4-2-2三列,前眼列(第一列)較第二列(後中眼)長。胸板黃褐色,具有黑色之縱帶。步足灰褐色,各節具有緊密排列的黑褐色橫帶。腹部長形,背面灰褐色,具有二條黑褐色的寬縱帶,並且在寬縱帶的前段上,各有一條縱走的白色細紋約到達腹部的前1/4,彼此平行;白線斑之後為一個不連續的小白斑;之後,背面的寬縱帶顏色變得更深,更明顯,並且有4條白色橫線紋通過,最後一條白色橫線紋左右相連。心臟斑呈紅褐色,位於白色縱斑之內側。腹部腹面灰褐色。後絲疣特長,伸出腹部末端很長。雄蛛體長約9 mm,體色和斑紋與雌蛛同。本屬臺灣有數種,外形和習性均類似,需更進一步研究。

【習性】   

廣泛分布於臺灣各地低海拔山區和平地,常出現在草叢上結網捕食,為狼 蛛科成員中還具有結網能力者。網為漏斗形,具有一個管狀的巢,供其休息和 避敵之用,並由巢管向外延伸一個平面網,作為捕食之處所。長疣馬蛛為日行 性,白天躲在巢口處,伺機捕食落網之昆蟲,遇險時,常退回巢管內或直接由 網面逃離。卵囊球形,白色。雌蛛會以絲疣攜帶卵囊,幼蛛孵出後也會騎在母 親背上共同生活一段時間,雌蛛具有很強烈的護幼行為。

分布:
印度、緬甸、新加坡、中國、臺灣
作者: 陳世煌
授權方式: 創用CC
資料來源: 中研院臺灣生命大百科
我是貓頭鷹博士,
有問題可以問我喔!
回到頁面頂端圖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