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

教育百科logo

::: 粢 - 教育百科
  • 部首 ㄇㄧˇ
  • 部首外筆畫 6
  • 總筆畫 12
  • 漢語拼音
教育部重編國語辭典修訂本
《重編國語辭典修訂本》為歷史語言辭典,主要記錄語言使用歷程,適用對象為語文研究者。若您是為小學、國中、高中(職)的學習或教學,建議您優先使用《國語小字典》或《國語辭典簡編本》。
注音:
漢語拼音:
解釋:
[名]
黍、稷、稻、粱、麥、菰等六種穀物的總稱。《左傳.桓公二年》:「粢食不鑿,昭其儉也。」唐.孔穎達.正義:「粢,亦諸穀總名。」
資料來源: 教育部重編國語辭典修訂本_粢
授權資訊: 資料採「 創用CC-姓名標示- 禁止改作 臺灣3.0版授權條款 」釋出
教育部臺灣客家語常用詞辭典
四縣音
海陸音
大埔音
饒平音
詔安音
南四縣
釋義:
詞條來源: 教育部臺灣客家語常用詞辭典_粢
授權資訊: 資料採「 創用CC-姓名標示-非商業性-禁止改作 臺灣3.0版授權條款」釋出
教育部異體字字典

㈠ ㄘˊ

以糯米為主要材料所製成之糕餅。同「餈」。《說文解字.食部》:「餈,稻餅也。粢,餈或从米。」清.段玉裁.注:「《周禮》『糗餌粉餈』注曰:『餌餈皆粉稻米,黍米所爲也。合蒸曰餌;餠(餅)之曰餈。』糗者,擣粉熬大豆爲餌。餈之黏著以粉之耳。……謂以稬米蒸孰餠之如麪(麵)餠(餅)曰餈,今江蘇之餈飯也。粉稬米而餠(餅)之而蒸之則曰餌,……今江蘇之米粉餠(餅),米粉團也。」明.李時珍《本草綱目.卷二五.穀部.糕》:「粢,時珍曰:『糕以黍、糯合粳米粉蒸成,狀如凝膏也。單糯粉作者曰粢,米粉合豆末、糖、蜜蒸成者曰餌。』」

⇒@B05725

㈡ ㄗ

1. 黍稷。《爾雅.釋草》:「粢,稷。」三國魏.孫炎.注:「稷,粟也。」《左傳.桓公六年》:「絜粢豐盛,謂其三時不害而民和年豐也。」《楚辭.宋玉.招魂》:「稻粢穱麥,挐黃粱些。」《史記.卷一○.孝文本紀》:「正月,上曰:「農,天下之本,其開籍田,朕親率耕,以給宗廟粢盛。」南朝宋.裴駰.集解:「應劭曰:『黍稷曰粢,在器中曰盛。』」

2. 黍、稷、稻、粱、麥、菰等六種穀物之總稱。《字彙.米部》:「粢,六穀曰粢。」《左傳.桓公二年》:「粢食不鑿,昭其儉也。」唐.孔穎達.正義:「粢,亦諸穀總名。」

3. 祭米。《玉篇.米部》:「粢,祭米。」《廣韻.平聲.脂韻》:「粢,祭飯。」

注音: ㈠ㄗ ㈡ㄘˊ
資料來源: 教育部異體字字典_粢
授權資訊: 創用CC-姓名標示-非商業性-禁止改作臺灣3.0版授權條款
相關客家語
回到頁面頂端圖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