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

教育百科logo

::: 精密化 - 教育百科
國家教育研究院辭書
基本資料
英文: Elaboration
作者: 張景媛
日期: 2000年12月
出處: 教育大辭書
辭書內容
名詞解釋:
  在學生學習策略的研究中,許多學者提出複誦的策略、串節的策略或組織的策略等。各種策略適用於不同的學習材料。如果學習的材料是屬於配對學習的材料時,學者建議可以採用精密化策略(elaboration strategies)來幫助記憶。如中國的省名與省會名稱要配對在一起時,便可以使用精密化策略。譬如說,甘肅省的省會是蘭州,採用精密化策略時可以想像成「甘肅-蘭州」是「甘蘭(菜)」。同樣的,要記住青海省的省會是西寧時,可以想像成「青海-西寧」是「清晰」等。這種精密化策略可以有許多種的變化,有些是屬於「視覺精密化策略」(visual elaboration strategy),有些是屬於「語文精密化策略」(verbal elaboration strategy)。視覺精密化策略是指在運用精密化策略來學習配對的材料時是藉由視覺心像來幫助記憶。例如,美國伊利諾州的首府是春田(Illinois-Spring field),「伊利諾」的前三個字母意義為生病(Ill),「春田」的字是春天(spring)和田野(field)兩個字合成。如果運用視覺心像的精密化策略時,就會想像出一個畫面,畫中是一幅春天稻田的景象,但是稻米都生病枯黃了。語文精密化策略是指運用精密化策略來學習配對的材料時是將材料形成一個語句。同樣以上面「伊利諾-春田」為例,可以形成這樣的句子-「我在春天的田野中玩,結果生病了」。至於使用何種精密化策略較好,則可能需視個人的認知風格而定。
資料來源: 國家教育研究院_精密化
授權資訊: 資料採「 創用CC-姓名標示- 禁止改作 臺灣3.0版授權條款」釋出
回到頁面頂端圖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