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

教育百科logo

::: 雙行精舍書跋輯存 - 教育百科
國家教育研究院辭書
基本資料
作者: 佴聞
日期: 1995年12月
出處: 圖書館學與資訊科學大辭典
辭書內容
名詞解釋:
  〔雙行精舍書跋輯存〕,王獻唐遺書,齊魯書社出版。正編由山東省博物館自該館藏書中輯錄,共計258條,1983年出版;續編由山東省圖書館自該館藏書中輯錄,並增以北京圖書館、山東大學圖書館等單位提供的各單位收藏的王氏序跋,共計149條,1986年出版。各一冊。均依經、史、子、集四部分類。各條序跋前,首先著錄所跋之書的書名、卷數、著者、版本、其他批校題跋者和冊數,續編並在最後加注收藏單位。
  王獻唐於1928年至1937年間任山東省立圖書館館長,著意蒐集典籍文物,擴充館藏;對於地方藏書,如當時流散的聊城楊氏海源閣藏書等,和地方文獻,如當時失散頗多的山東名人手澤等,均竭力尋訪、搶救、保藏,續編所輯的序跋基本寫於這一時期。1937年抗日戰爭爆發後,王獻唐與屈萬里、李義貴兩人將館藏珍籍輾轉運至四川保存,直至1949年後完好運回濟南;其時王獻唐任山東省文管會副主任,此批書籍初歸文管會,後調入山東省博物館。正編所輯的序跋主要寫於1928年至1949年間,少數寫於1949年後,王獻唐生前曾將私人藏書捐贈山東省博物館,作於私人藏書上的序跋也輯錄於正編之內。王獻唐於戰亂中以保護文化遺產為己任,艱若備嚐,厥功甚鉅;其嗜書如命,以一生心血所撰之序跋,於諸書的內容得失、版本優劣、流傳源委及得書經過均有探討和記錄,文中不乏創見,對於版本目錄學研究有著較高的參考研究價值。
資料來源: 國家教育研究院_雙行精舍書跋輯存
授權資訊: 資料採「 創用CC-姓名標示- 禁止改作 臺灣3.0版授權條款」釋出
回到頁面頂端圖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