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

教育百科logo

::: 綠松石 - 教育百科
ˋ
ˊ
  • 漢語拼音 lǜ sōng shí
教育部重編國語辭典修訂本
《重編國語辭典修訂本》為歷史語言辭典,主要記錄語言使用歷程,適用對象為語文研究者。若您是為小學、國中、高中(職)的學習或教學,建議您優先使用《國語小字典》或《國語辭典簡編本》。
注音:
漢語拼音: lǜ sōng shí
解釋:
一種藍綠色的礦物。以天藍色為主,也有果綠及灰綠色。因色澤美麗,可用來作各式飾品,也稱為「土耳其玉」。
資料來源: 教育部重編國語辭典修訂本_綠松石
授權資訊: 資料採「 創用CC-姓名標示- 禁止改作 臺灣3.0版授權條款 」釋出
國立自然科學博物館
知識單元
簡介:
綠松石又稱土耳其玉,因在古代原產地波斯(現今的伊朗)所產的綠松石經土耳其進入歐洲而得名。屬於三斜晶系,晶體作細小的短柱狀,但十分罕見,通常以緻密塊狀、粒狀、鐘乳狀、結核狀、細脈狀等集合體型態出現。顏色以淺藍色居多,若含有少量鐵,顏色會從藍綠到蘋果綠色。條痕呈白色到淡綠或綠色,摩氏硬度介於5到6之間,比重為2.6~2.8,為其基本物理特性。綠松石是一種富含銅、鋁的磷酸鹽礦物,其中部份鋁可能被鐵所置換,它與磷銅鐵礦(Chalcosiderite,CuFe63+(PO4)4(OH)8‧4H2O)為一完全的固溶體系列。綠松石主要產在乾燥地區的鋁質火成岩或沉積岩中,它是由地面水與含銅硫化物及含磷、鋁火成岩反應、沉積而成,屬於次生礦物。綠松石因顏色明艷,自古以來,就被製作成寶石飾品或玉雕工藝品,古代波斯、中國西藏和中美洲的印加文明,均將它視為珍品。
知識 1:
2.6~2.8(塊狀),2.84(晶體)
資料來源:國立自然科學博物館_綠松石
化學成分: CuAl<sub>6</sub>(PO<sub>4</sub>)<sub>4</sub>(OH)<sub>8</sub>‧4H<sub>2</sub>O
國外產地: 伊朗Khorasan的Nishapur、Damghan
學域-大分類: 地質-岩礦類
礦物分類: 磷酸鹽
紀錄類別: 礦物知識單元
授權資訊: 授權請洽國立自然科學博物館相關業務聯絡人:謝玉鈴小姐
04-23226940*786
ling@nmns.edu.tw
貓頭鷹博士
你喜歡貓頭鷹博士嗎

針對貓頭鷹博士的服務你會給幾顆星呢

回到頁面頂端圖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