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工讀學校文化和職業技能教育(大陸地區) - 教育百科
工 | |
讀 | |
學 | |
校 | |
文 | |
化 | |
和 | |
職 | |
業 | |
技 | |
能 | |
教 | |
育 | |
( | |
大 | |
陸 | |
地 | |
區 | |
) |
國家教育研究院辭書
基本資料
作者: | 徐輝 |
日期: | 2000年12月 |
出處: | 教育大辭書 |
辭書內容
名詞解釋: 工讀學校文化和職業技能教育是大陸地區工讀學校教學的主要內容。實施文化教育的目的在於提高工讀學校學生的文化科學知識水準,使學生逐步達到九年義務教育的基本要求,並從而促使學生明辨是非、轉變思想。學習年限根據學生原有的文化程度與接受教育的表現而定,一般為二至三年。課程設置主要為思想政治、語文、數學、歷史、地理、體育、音樂、美術、職業技術等課以及生理衛生常識講座等。每週授課時數不少於二十四學時。教材一般採用普通中學教材,也可選用自編教材和補充教材等。 職業技能教育與文化及思想教育結合在一起,除有計畫地開設各類職業技術課以外,還通過設置職業技術教育班或職業技術教育分部等形式進行。近年來,許多工讀學校開始採用北京朝陽區工讀學校創造的分層次實施思想、文化和職業技能教育的經驗,即將學校分為工讀學校和職業技術學校兩部分,第一層次教育是以「挽救失足,終止罪錯」為宗旨的工讀教育,第二層次教育即以「鞏固工讀教育成果,培養學生一技之長」為宗旨的職業技術教育。學生以工讀身分進校,以職業技術學校學生身分畢業。(參見「工讀學校」) |
|
資料來源: | 國家教育研究院 |
授權資訊: | 資料採「 創用CC-姓名標示- 禁止改作 臺灣3.0版授權條款」釋出 |
貓頭鷹博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