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自然資源枯竭 - 教育百科
自 | |
然 | |
資 | |
源 | |
枯 | |
竭 |
國家教育研究院辭書
基本資料
英文: | Natural Resource Exhaustion |
作者: | 王懋雯 |
日期: | 2000年12月 |
出處: | 教育大辭書 |
辭書內容
名詞解釋: 自然資源由於人類不適當的使用,而日漸減少或稀少的現象稱為自然資源枯竭。 礦產資源被認為是一種耗竭性資源,其蘊藏量一定,當過量消耗與使用後,就日漸枯竭,達到匱乏狀態。依礦產資源的性質可分為下列兩種: 1.可重複使用的:使用時消耗性不大。(1)金屬礦產:金、銀、銅、鐵、鋁等金屬可被重複使用;(2)寶石礦物:如紅寶石、翡翠等。 2.不可重複使用的:使用時消耗性很大,或完全耗用。(1)化石燃料:使用後,釋放出瓦斯、熱和水分等;(2)非金屬礦物:如玻璃砂、石膏、鹽等。 此外,水資源和生物資源雖然是再生性資源,但是不適當的使用,亦會形成枯竭狀態。 為防止自然資源匱乏,以及開發自然資源帶來不良環境影響,下列自然資源的資料必須建立:(1)國土及自然資源現況調查、需求預估;(2)自然資源開發對環境的影響;(3)自然資源規劃管理方法之研究;(4)自然資源相關人文、社經、法規等之研究;(5)自然資源教育及價值觀之建立。 為防止自然資源枯竭,資源管理和資源保育成為國家必要的工作。資源管理是一個決策過程,根據人類需求與從事資源在空間及時間上的分配,而分配的過程是依據政治與社會結構,技術能力和行政體系等。 資源管理的目的有下列四項:(1)促進資源的利用;(2)減低自然資源受害造成的損失;(3)控制利用方式,以達成多目標利用的目的;(4)畫定自然保留地,以保留自然價值。 |
|
資料來源: | 國家教育研究院_自然資源枯竭 |
授權資訊: | 資料採「 創用CC-姓名標示- 禁止改作 臺灣3.0版授權條款」釋出 |
貓頭鷹博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