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配樂 - 教育百科
教育部國語辭典簡編本
注音: | |
漢語拼音: | pèi yuè |
解釋:
|
|
資料來源: | 教育部國語辭典簡編本_配樂 |
授權資訊: | 資料採「 創用CC-姓名標示- 禁止改作 臺灣3.0版授權條款 」釋出 |
教育部重編國語辭典修訂本
《重編國語辭典修訂本》為歷史語言辭典,主要記錄語言使用歷程,適用對象為語文研究者。若您是為小學、國中、高中(職)的學習或教學,建議您優先使用《國語小字典》或《國語辭典簡編本》。
|
|
注音: | |
漢語拼音: | pèi yuè |
解釋:
電影、電視、戲劇、舞臺演出等,按情節需要配上音樂,稱為「配樂」。如:「他正在替這部片子重新配樂。」 |
|
資料來源: | 教育部重編國語辭典修訂本_配樂 |
授權資訊: | 資料採「 創用CC-姓名標示- 禁止改作 臺灣3.0版授權條款 」釋出 |
國家教育研究院辭書
基本資料
英文: | Incidental Music |
作者: | 李小華 |
日期: | 2004年11月 |
出處: | 舞蹈辭典 |
辭書內容
名詞解釋: 音樂術語。原是專門為配合戲劇的需要而特別製作的音樂。它可能用純器樂曲在起幕前或在幕間演出,它可能用聲樂或器樂配合劇中人的行動情景,或作為背景音樂。有時它被用來加強動作,有時把觀眾帶入另一種情節中。配樂的根源可以追溯至古希臘,它一直延伸至現代,電影音樂可看成是配樂的種類之一。十七世紀英國作曲家菩塞爾(Henry Purcell, 1659-1695)寫了不少樂劇配樂,十八世紀莫札特(W. A. Mozart, 1756-1791)也曾寫過配樂《Konig in Agypten》,十九世紀作曲家所寫的配樂多是用管弦組曲的形式,如貝多芬(L. van Beethoven,1770-1827)為歌德(Goethe, 1749-1832)而譜的《艾格蒙序曲》(Egmont Overture)。舒伯特(F.Schubert, 1797-1828)為馮.謝西(Von Chezt)而譜的《洛莎蒙》(Rosamunde)。孟德爾頌(F. Mendelssohn, 1809-1847)的《仲夏夜之夢》(A Mid-Summer Night´s Dream)、比才(G. Bizet, 1838-1875)為都德(Daudet)譜的《阿萊城姑娘》(L´Arlésienne)、葛利格(E. Grieg, 1843-1907)為易卜生(Ibsen)寫的《皮爾金特》(Peer Gynt)、佛瑞(G. Fauré, 1845-1924)和西貝流士(J. Sibelius, 1865-1957)為梅特林克(Maeterlinck)譜的《貝利亞與梅麗桑》(Pelléas et Mélisande)等等。 |
|
資料來源: | 國家教育研究院 |
授權資訊: | 資料採「 創用CC-姓名標示- 禁止改作 臺灣3.0版授權條款」釋出 |
貓頭鷹博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