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

教育百科logo

::: 資源描述與檢索 - 教育百科
國家教育研究院辭書
基本資料
英文: Resource Description and Access (RDA)
作者: 陳淑燕
日期: 2012年10月
出處: 圖書館學與資訊科學大辭典
辭書內容
名詞解釋:

資源描述與檢索(Resources Description and Access,簡稱RDA)是英美編目規則修訂委員會(Joint Steering Committee forRevision of AACR,簡稱JSC)在2005年宣布放棄英美編目規則第三版(Anglo-American Cataloging Rule, 3rd ed.,簡稱AACR3)草案,進一步研擬新的內容標準。RDA是一種專為數位環境中資源著錄與檢索而發展的新規則,一向圖書館界專用的「編目」(cataloging)也被換成比較一般性、容易被瞭解的用詞,例如:「資源」(resource)、「描述」(description)與「檢索」(access)。AACR自1967年出版至今,廣泛地被圖書館界使用40多年,其間不斷的修訂版本,已成為國際性的通用編目規則。惟AACR發展在傳統紙本文獻資源的環境,專為單一書目紀錄的建立,文獻與紀錄之間的相互關係難以呈現。2005年在英美編目規則修訂委員會的會議中,接受專家學者的建議後,宣布決定以RDA取代AACR2,一種在數位環境下為資源著錄與檢索而發展的內容標準,配合現今科技對資料擷取、儲存、檢索與顯示的功能,編訂具有彈性、有效率的編目規範。 RDA與AACR2最大的不同,在於RDA是架構在書目紀錄功能需求(Functional Requirements for Bibliographic Records,簡稱FRBR)及權威資料功能需求(Functional Requirements for Authority Data,簡稱FRAD)基礎下的新編目規則,標識作品與創建者之間的關係,說明同一作品與其任何翻譯、解釋、改寫、改編等不同形式;或不同載體之間的關係,除充分發揮書目記錄的功能,也建立權威資料的基礎概念。 RDA除設計用來描述各種不同資料類型的資源,符合資源描述機構(例如:圖書館、博物館、出版商)的需求,容易被接受與使用外,RDA書目紀錄與AACR2的紀錄相容,還能兼容如MARC21、XML及Dublin Core等多種標準資料描述格式,足以加強和改進書目描述和資源間的相互關係。陳和琴(2006)。新內容標準RDA初探。圖書與資訊學刊,57,19-34。
參考資料:
陳和琴(2006)。新內容標準RDA初探。圖書與資訊學刊,57,19-34。
資料來源: 國家教育研究院_資源描述與檢索
授權資訊: 資料採「 創用CC-姓名標示- 禁止改作 臺灣3.0版授權條款」釋出
回到頁面頂端圖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