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

教育百科logo

::: 影舞 - 教育百科
國家教育研究院辭書
基本資料
英文: Shadow Dance
作者: 張素珠
日期: 2004年11月
出處: 舞蹈辭典
辭書內容
名詞解釋:
舞蹈類型名。影舞存在兩種形式:一種是手指舞或木偶舞的方式,做出實際的影子;一種是悼念祖先的舞蹈,由活人舞者扮演先祖形體,出現在週年追思祭典上,以示安撫或歌頌。希伯來形式稱「 Chayyim」,一直持續至中世紀末,變成「種族復仇者」(Der Golem)模式,波斯保存之,並視為詩人之責,此後便有了「影子歌手」這階層或行業。瀕臨印度東海岸,有處小地方叫塞來開拉(Seraikella),當地的《裘舞》者〔見Chhau〕,每年為祖先表演慶祝「羅摩戰役」;在摩洛哥(Morocco)有一種由男孩表演,難以分辨身份的男性舞蹈,此即為人所知的席魯男舞者(Shleuh),乃源自相同根源。蘇格蘭有首輕快歌曲,經翻譯是激勵男孩「對著你的影子跳吧!少年郎!」,至於此風俗最後出現在羅馬形式中,是帶著祖先臘像到喪宴或者列隊行進,爾後的習俗便由活生生的演員模仿過世者的特殊習性。這種風俗的想法是認為每人軀體內皆隱藏一個「第二形體」,那就是靈魂,靈魂的外觀和軀體一樣,人們活著時賦予其活力,而當軀體死亡時會慢慢消逝,它並不願分解,此即為人的「影子」。如果這影子能保持跳著舞一如生前,那麼此人的靈魂將可延續不絕,這種目的,賜予了海地的巫毒教一些舞蹈動力。至於第一種的《影舞》,以印尼的皮影戲(Wayang Kulit),為最典型的代表。
參照:
W. G. Raffe《Dictionary of the Dance》1964.
資料來源: 國家教育研究院_影舞
授權資訊: 資料採「 創用CC-姓名標示- 禁止改作 臺灣3.0版授權條款」釋出
貓頭鷹博士
你喜歡貓頭鷹博士嗎

針對貓頭鷹博士的服務你會給幾顆星呢

回到頁面頂端圖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