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心徵於色 - 教育百科
心 | |
徵 | |
於 | |
色 |
國家教育研究院辭書
基本資料
作者: | 張鍠焜 |
日期: | 2000年12月 |
出處: | 教育大辭書 |
辭書內容
名詞解釋: 「心徵於色」是指內心的狀況會顯露在臉部表情上。〔韓詩外傳.卷四〕有一則故事說明這種觀點。有一回孔子會見客人,客人走後,顏淵問:「這位客人應該是仁人吧!」孔子說:「他的內心狠毒,嘴巴卻很甜。是不是仁人,我就不清楚了。」顏淵頓時臉上顯現疑惑和不解的表情。孔子說:「一尺大的美玉埋在地下,雖然上面蓋著十仞的土,也不能掩蔽它的光輝;一寸大的珍珠長在水底,雖然上有百仞深的水,也不能掩蓋它的晶瑩光澤。外形呈現本體,表情顯露內心。心在內,好像深厚不可測,其實卻很淺顯。如果內心存著溫情善意,眉眼之間就會顯露出來;要是內心有了壞念頭,眉眼之間也藏不住。」〔孟子.離婁上篇〕中也說:「存乎人者,莫良於眸子,眸子不能掩其惡。」又說:胸中正則眼睛清明;胸中不正,則眼睛蒙蒙不亮。又在〔公孫丑上篇〕中說到,聽人說話,便可知道這個人的缺點(參見「知言」),可能得自孔子,不只聽人說話,看人表面,更要從言辭和態度上體察一個人的內心狀況,才能正確的了解一個人,那麼就要細心體會和觀察,知人的智慧,也就在此了。 |
|
資料來源: | 國家教育研究院_心徵於色 |
授權資訊: | 資料採「 創用CC-姓名標示- 禁止改作 臺灣3.0版授權條款」釋出 |
貓頭鷹博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