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

教育百科logo

::: 菖 - 教育百科
教育部國語小字典
注音:
解釋:

ㄔㄤㄆㄨˊㄉㄨㄛㄋㄧㄢˊㄕㄥ˙ㄉㄜㄘㄠˇㄅㄣˇㄓˊㄨˋㄧㄡˇㄉㄧˋㄒㄧㄚˋㄍㄣㄩˇㄐㄧㄥㄇㄟˇㄋㄧㄢˊㄔㄨㄣㄊㄧㄢㄘㄨㄥˊㄍㄣㄐㄧㄥㄅㄨˋㄓㄤˇㄔㄨㄐㄧㄢˋㄒㄧㄥˊ˙ㄉㄜㄧㄝˋ˙ㄗㄔㄨㄒㄧㄚˋㄘㄨㄥˊㄧㄝˋㄐㄧㄢㄓㄤˇㄔㄨㄏㄨㄚㄐㄧㄥㄎㄞㄉㄢˋㄏㄨㄤˊㄙㄜˋㄒㄧㄠˇㄏㄨㄚㄍㄣㄐㄧㄥㄎㄜˇㄗㄨㄛˋㄔㄥˊㄒㄧㄤㄌㄧㄠˋㄉㄨㄛㄕㄥㄓㄤˇㄗㄞˋㄓㄠˇㄗㄜˊㄐㄧˊㄏㄜˊㄅㄧㄢㄏㄨㄛˋㄔㄥㄨㄟˊㄅㄞˊㄔㄤ」、「ㄆㄨˊㄐㄧㄢˋ」。

資料來源: 教育部國語小字典_菖
教育部國語辭典簡編本
注音:
漢語拼音: chāng
解釋:
  1. →菖蒲
資料來源: 教育部國語辭典簡編本_菖
授權資訊: 資料採「 創用CC-姓名標示- 禁止改作 臺灣3.0版授權條款 」釋出
教育部重編國語辭典修訂本
《重編國語辭典修訂本》為歷史語言辭典,主要記錄語言使用歷程,適用對象為語文研究者。若您是為小學、國中、高中(職)的學習或教學,建議您優先使用《國語小字典》或《國語辭典簡編本》。
注音:
漢語拼音: chāng
解釋:
參見「菖蒲」條。
資料來源: 教育部重編國語辭典修訂本_菖
授權資訊: 資料採「 創用CC-姓名標示- 禁止改作 臺灣3.0版授權條款 」釋出
教育部臺灣閩南語常用詞辭典
音讀: tshiong
屬性: 單字不成詞者
詞條來源: 教育部臺灣閩南語常用詞辭典_菖
授權資訊: 資料採「 創用CC-姓名標示- 禁止改作 臺灣3.0版授權條款」釋出
教育部異體字字典

「菖蒲」:白菖別名。多年生草本植物。地下有長根莖,每年春日從根莖簇生劍狀葉。初夏葉間抽花莖,著生淡黃色小花。根莖可製香味料。民間習俗多於端午節取葉插於簷下避邪。《玉篇.艸部》:「菖,菖蒲。」《韓非子.難四》:「屈到嗜芰,文王嗜菖蒲菹,非正味也,而二賢尚之,所味不必美。」宋.歐陽修〈漁家傲.五月榴花妖豔烘〉詞:「正是浴蘭時節動,菖蒲酒美清尊共。」亦稱為「蒲劍」、「菖蒲」、「堯韭」。

注音: ㄔㄤ
資料來源: 教育部異體字字典_菖
授權資訊: 創用CC-姓名標示-非商業性-禁止改作臺灣3.0版授權條款
相關閩南語
回到頁面頂端圖示